概况及组成
1843年 - 1845年
立法局的成立
1843年
立法局成立,由总督和3名官守议员组成,并由总督担任立法局主席。
1844年
最早期的立法局会议于此年举行。
1845年
立法局正式采纳根据1843年《皇室训令》第六条拟成的首份《香港立法局会议常规及规则》(中文译名)。
1846年 - 1944年
立法机关发展初期
1850年
委任首两位立法局非官守议员。
1875年
《宪报》刊登立法机关首个官方中文名称─"定例局"。至于何时改称"立法局"则不详。
1880年
委任首位立法局华人非官守议员。
1939年 -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 - 1946年
日本占领香港,立法局无限期休会。
1945年 - 1983年
战后立法机关的发展
1946年
立法局于5月复会,并于同月举行战后首次会议。
该时期立法局的组成:
1947
1951
1964
议员总数
16
18
26
官守议员
9
10
13
非官守议员
7
8
13
1964年
官守议员及非官守议员人数首次相等。其后议员总人数继续增长。
1984年 - 1997年
政权移交前的立法机关
1984年
非官守议员的人数上限定为32名,首次超越官守议员的29名。
1984年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85年
首次举行立法局间接选举。该届立法局由57名议员组成,当中24名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1990年
颁布《基本法》。
1991年
首次举行立法局直接选举。该届立法局由61名议员组成,当中18名议员由9个地方选区以一人一票方式选举产生。
1993年
总督不再出任立法局主席,并把主席一职交由非官守议员互选一位议员担任。施伟贤爵士是首位由议员互选产生的立法局主席。
1995年
该届立法局由全面经选举产生的60位议员组成。
1996年 - 1998年
过渡时期 - 临时立法会
1996年
临时立法会("临立会")于12月成立。60名议员全部由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400名委员选出。
1997年
香港回归。
临立会于政权交接仪式后随即于7月1日举行会议,通过《香港回归条例草案》。"立法局"改称为"立法会",英文名称则维持不变。
临立会于9月通过《立法会条例草案》,就立法会的组成、召开及解散订定条文,以确保第一届立法会得以成立。
1998年 - 2021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第一届至第六届)
1998年
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成立,并于7月2日举行首次会议。第一届立法会议员的任期为两年。
2000年
由第二届立法会开始,立法会议员每届任期为4年。
2005年
政府提出政制改革方案("政改方案"),建议于2008年增加立法会议席。有关方案于12月未能获立法会通过。
该时期立法会的组成:
1998
2000
2004
2008
议员总数
60
60
60
60
功能界别选举的议员
30
30
30
30
地方选区选举的议员
20
24
30
30
选举委员会选举的议员
10
6
--
--
2010年
政府于4月向立法会提交新的政改方案,建议将第五届立法会的议席由60席增至70席。方案于6月获得立法会通过。
2012年
第五届立法会成立,由70名议员组成。在新增的10个议席中,5名议员由地方选区选出,5名议员由新增的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选出。
2015年
政府提出政制改革方案("政改方案"),建议修改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有关方案于6月未能获立法会通过。
2016年
第六届立法会成立,由70名议员组成。第六届立法会的任期由2016年10月1日开始,并原定于2020年9月30日结束。
2020年
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严峻,政府于7月决定将原定于2020年9月6日举行的第七届立法会換届选举推迟一年至2021年9月5日举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8月决定,第六届立法会在9月30日后继续履行职责,不少于一年,直至第七届立法会任期开始为止。
2021年
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3月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及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经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当中详细列明产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的新办法。
根据有关修订,《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于4月提交立法会,并于5月获得通过成为法例。根据上述条例,第七届立法会換届选举日期由2021年9月5日改至同年12月19日,而由第七届立法会开始,立法会议员会由70名增至90名。
今日立法会
2022年
第七届立法会成立,由90名议员组成。
本届立法会的组成:
2022
议员总数
90
选举委员会选举的议员
40
功能界别选举的议员
30
地方选区选举的议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