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02/19-20
主題: | 政制事務、資料外洩、個人資料、私隱、通報機制 |
香港的個人資料外洩趨勢
年份 | 私營機構 | 公營機構 | 總數 | 受影響人數 |
2012-2013 | 29 | 32 | 61 | 17 000 |
2013-2014 | 22 | 54 | 76 | 114 000 |
2014-2015 | 25 | 42 | 67 | 77 000 |
2015-2016 | 60 | 44 | 104 | 854 000 |
2016-2017 | 51 | 37 | 88 | 3 860 000 |
2017-2018 | 79 | 37 | 116 | 765 834 |
現行的自願性通報機制
澳洲的強制性資料外洩通報制度
強制性通報制度的發展
(a) | 未有全數通報及延遲通報事故:雖然自願通報個案數目近年持續上升,11註釋符號代表自願通報外洩事故的數目由2008-2009年度的44宗升至2015-2016年度的107宗。 但基於涉事機構或會因試圖避免公開事故所帶來的損害而不通報,致整體通報數目可能比實際情況為少。此外,某些機構亦會延遲通報或隱瞞事故;12註釋符號代表在其中一宗個案,澳洲一家大型零售商在2011年被黑客盜取200萬名顧客的個人資料和信用卡資料,其後要到2014年才向顧客及澳洲資料專員公署通報資料外洩事故。
|
(b) | 受影響人士可及早採取補救措施:如獲盡早通報,受資料外洩影響的當事人可迅速採取補救行動,例如取消信用卡或更改密碼,以避免或減少損害;13註釋符號代表2014年公布的一份政府報告亦指出,身份盜竊個案漸增與資料外洩事故之間存在關連,而澳洲一個提供身份及數碼保安支援服務、稱為IDCARE的組織,亦發表報告指網上有非法平台出售個人資料的情況。此外,據估計至少三分之一的外洩資料會進一步被濫用。
|
(c) | 改善循規情況:在強制性制度下,機構傾向更審慎重新考慮哪些個人資料屬必須收集及應保留多久;及
|
(d) | 公平監管環境:強制性模式有助建立公平營商環境,消除處理資料外洩的不一致做法。 |
澳洲通報制度的設計要點
(a) | 通報門檻:只有合乎條件的資料外洩事故須予通報。合乎條件的外洩事故必須符合以下情況:15註釋符號代表對於若干外洩事故,即使全數符合3項條件,亦可豁免通報,相關的考慮因素包括,通報後會否不利執法事宜或違反其他法例的"保密條文"。 (i)出現未經授權取用、披露或遺失相關機構所持個人資料的情況;(ii)從合理個人的觀點考慮,事故相當可能對1人或多人造成重大損害;16註釋符號代表用作諮詢的法案草擬初稿曾以"重大損害的實質風險"為門檻。然而,商界認為這用詞意思含糊。有關用詞其後改為"相當可能引致重大損害",當局認為這用詞所訂的門檻較高,可免被狹義詮釋,以致令公眾產生"通報疲勞"及對規管機構造成資源負擔。 以及(iii)相關機構未能防止相當可能出現重大損害的風險。
然而,有關須通報資料外洩事故的法例並無定義何謂"重大損害",而根據相關法例的摘要說明,這些損害可包括重大身體、心理、情緒、財政或名譽上的損害。澳洲當局建議因受外洩事故影響的機構應"全面"評估蒙受重大損害的風險,當中應考慮各項相關事宜,例如外洩資料的類別和敏感程度、資料有否加密、誰人取得外洩資料和損害性質等。 |
(b) | 通報時限:涉事機構在察覺有理由懷疑已出現合乎條件的外洩事故後30日內,必須完成評估並作通報。該機構須迅速行動,在切實可行情況下盡快完成評估及作出通報。17註釋符號代表有關時限較歐盟所訂的寬鬆,歐盟規定涉事機構知悉外洩事故後,須在72小時內通報監管當局。 如評估程序為時超過30日,該機構必須遞交文件顯示曾合理及迅速採取的措施,以及解釋延誤的原因。有關機構亦可向私隱保障監管當局提出要求延期。
|
(c) | 通報選項和內容:澳洲規例要求涉事機構須向資料專員及受影響人士通報合乎條件的資料外洩事故,不論外洩資料的類別和數量。18註釋符號代表這有別於歐盟的規定,即如外洩事故可能對權利和自由構成風險,即須通報監管當局,但就通報個人而言,只有在構成損害的風險被認為偏高時,才須向相關人士通報。 就此,資料管控者須向專員提交陳述聲明,內容包括其聯絡人身份和聯絡方法的資料、對資料外洩事故的描述、牽涉的資料類別及建議受影響人士為減低潛在損害所採取的步驟。向個別受影響人士作出的通報亦應提供類似資料。
至於向受影響人士作出的通報,涉事機構可通報所有人士或只是個別有風險的人士,視乎該機構能否合理識別相關人士。後者選項可避免對個別人士構成不必要的憂慮、減少公眾可能出現的"通報疲勞",以及降低行政成本。倘若上述兩個選項均不實切可行,涉事機構應在網站公布上述陳述聲明,為期不少於6個月,或採取其他合理步驟,以顯眼方式在其網站、社交媒體或印刷宣傳品公布。通報方式並無任何限制,惟必須合理。 《私隱法》亦訂明,如資料外洩事故只有專員知悉,或如任何涉事機構在是否須要通報一事上與專員意見分歧,該法例賦權專員指令該機構向相關人士作出通報。 |
(d) | 離岸適用範圍:強制性計劃亦適用於澳洲關連機構在海外的活動,該等機構包括在澳洲註冊成立的機構、在澳洲經營業務或在澳洲收集和持有個人資料的機構。如該等機構有向海外機構披露客戶的個人資料(例如離岸服務提供者持有的資料),就須確保該海外機構處理有關資料時,須符合澳洲《私隱法》有關的私隱原則;如出現資料外洩事故,該等機構一般亦須遵守強制通報規定。
|
(e) | 違規罰則:任何機構如未能遵守強制通報規定,會被視為侵擾相關人士的私隱,專員可就此向聯邦法院申請民事懲處令。至於罰則方面,個人的最高罰款為36萬澳元(210萬港元),企業則為180萬澳元(1,050萬港元)。19註釋符號代表有關罰則與歐盟相反,歐盟的規管私隱當局可向未有作出通報的公司施加行政罰款,最高金額為1,000萬歐羅(9,250萬港元)或全年營業額的2%。 |
通報計劃的成效和關注事項
結語
立法會秘書處
資訊服務部
資料研究組
張志輝
2019年11月20日
澳洲
| |
1. |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2014) Identity crime and misuse in Australia Key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Identity Crime and Misuse Measurement Framework Pilot.
|
2. |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2016) Serious Data Breach Notification.
|
3. | Australian Law Reform Commission. (2008) For Your Information: Australian Privacy Law and Practice.
|
4. | IDCARE. (2016) Submission to the Serious Data Breach Notification Consultation.
|
5. | Office of the Australian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2019a) Notifiable Data Breach (NDB) Scheme.
|
6. | Office of the Australian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2019b) Website.
|
7. |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2013) Joint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nquiry report.
|
8. | Ponemon Institute. (2017) Cost of Data Breach Study: Australia.
|
9. | Norton Rose Fulbright. (2017) The end of a long road - Mandatory data breach notification becomes law.
|
香港
| |
10. | 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Bureau. (2019) Motion on "Keeping up wit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People's Privacy" at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meeting of 22 May 2019 Progress Report.
|
11. | GovHK. (2018) LCQ2: Enhanc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he protection for privacy of personal data.
|
12. | GovHK. (2019) Government notes PCPD report on Cathay Pacific data breach incident.
|
13. | Minutes of Meeting of the Panel on Constitutional Affairs. (2019) 18 March. LC Paper No. CB(2)1703/18-19.
|
14. | PCPD. (2010) Media statement: Privacy Commissioner Publishes Guidance Note on Data Breach Handling and the Giving of Breach Notifications.
|
15. | PCPD. (2019) Data Breach Incident Investigation Report: Cathay Pacific Airways Limited and 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Limited.
|
16. | Report of the Bills Committee on Personal Data (Privacy) (Amendment) Bill 2011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2012) 30 May. LC Paper No. CB(2)2197/11-12.
|
17. | Wong, Stephen. (2018) Grooving Privacy Evolution with Law Reform and Data Ethics.
|
其他
| |
18. | California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2019) Civil Code Section 1798.29.
|
19. | EU GDPR.orgn. (2019) Website.
|
20. | ICO. (2019) GDPR One year on.
|
21. | Lexology. (2018) Dutch Authority fines Uber for violation data breach regu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