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膳食中的鈉和糖的措施

ISE03/2022
主題: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醫療服務

Tag Cloud
香港的減鈉減糖措施
南韓的減鈉措施
業界參與改良食品配方
獲認証為低鈉膳食供應商須符合特定減鈉目標
營養教師負責監督學校午膳計劃
設計適合在家烹調的低鈉食譜
跟進減鈉措施成效的監察和評估機制
英國的減糖措施
對包裝飲品徵收"糖稅"
在食品標籤上提供清晰資料,方便消費者選擇較健康的食品
透過社會推廣活動誘導市民改變飲食習慣
結語
立法會秘書處
資訊服務部
資料研究組
鄭慧明
2022年1月27日

附註:
  1. 2020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將提供本地人口的健康狀況、與健康有關的生活習慣及其他健康因素的最新資料,以及追蹤香港市民鹽攝取量等參數的變化。
  2. 請參閱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2019,2020)。
  3. 不少海外地方均要求食品製造商遵循自願或強制性質的"包裝正面標籤"制度。相關制度旨在以簡潔易明的方式,標示預先包裝食品的主要營養資料,以協助消費者選擇較健康的食品。交通燈食品標籤制度是其中一種在包裝正面標籤的方式:標籤上會以顏色代號標示食品中指明營養素的含量,紅色、黃色及綠色分別代表高、中及低含量水平。
  4. 請參閱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2019,2020)、香港01(2017,2018)及東網(2020)。
  5. 請參閱食物及衞生局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20)。
  6. 游離糖指由製造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物添加的單糖(如葡萄糖)和雙糖(如砂糖),以及蜜糖、糖漿及不加糖果汁中天然含有的糖。請參閱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7. 當局在2014年成立了一個由5位知名內地和海外公共衞生專家組成的國際諮詢委員會,就如何減低本港市民的鹽糖攝取量提出專業意見。
  8. 委員會在2015年3月成立,就減低市民的鹽糖攝取量制訂政策方向及工作計劃,和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提供建議。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食品業界、醫護專業人員、學術界及教育界等各個界別的代表。
  9. 食物及衞生局聯同衞生署在2018年公布《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提出在2025年或之前實現9項目標(包括文中所述的3項目標),以防控非傳染病的風險。
  10. 根據食安中心向資料研究組提供的資料,向顧客提供減鹽/減糖點餐選項的食肆,須承諾在烹煮菜餚時:(a)將鹽的用量減低至少半茶匙;及/或(b)將糖的用量減低至少一茶匙。至於提供特別設計減鹽減糖菜式的食肆,須為食客提供至少3道特設的減鹽及/或減糖菜餚,以及透過改良原來食譜降低食物中的鹽及/或糖含量,但當局沒有就此施加任何的具體減鹽減糖目標。
  11. 食安中心為白方包和麥方包設定自願減鈉目標,要求每100克方包的減鈉平均值同為380毫克,而選定麵包產品的減納上限目標,則為每100克方包的鈉含量490毫克。
  12. 截至2021年5月,參與計劃的連鎖麵包店的預先包裝白方包和麥方包整體鈉含量平均值下降6%至7%。同時,參與計劃的非預先包裝麵包製造商,其非預先包裝白方包和麥方包的整體鈉含量平均值分別減少11%和13%。請參閱食物及衞生局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21)。
  13. 2014-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並沒有包含香港市民糖攝取量的數據;至於2020年度的調查會否涵蓋相關參數,至今未有任何相關資料。
  14. 請參閱政府統計處(多個不同年份)。
  15. 請參閱Ministry of Food and Drug Safety (2020)。
  16. 韓國保健產業振興院是衞生福利部(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轄下的政府附屬機構,其職能是為促進南韓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專業支援。
  17. 請參閱Korea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15)及Park, H. K. et al. (2020)。
  18. 全國減鈉行動於2012年開展,旨在提高主要持份者群組對減鈉措施的認知程度。多個小組委員會隨後相繼成立,推動特定界別的減鈉措施,對象包括加工食品業和餐飲業。請參閱Park, H. K. et al. (2020)。
  19. 在"全國減鈉規劃"實施初期,南韓政府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撥款9.65億韓元(690萬港元),為選定類別高鈉加工食品制訂減鈉指引。請參閱Korea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15)。
  20. 泡菜是南韓市民攝取鈉的主要來源,因此南韓政府提供研究資助,協助製造商改良泡菜配方,以減低其鈉含量。在2000年代期間,隨着越來越多南韓家庭購置"泡菜雪櫃",市民亦逐漸接受改良配方的減鈉泡菜。"泡菜雪櫃"特別為符合儲存和發酵泡菜的要求而設計,由於雪櫃的儲存溫度較低,適合儲存鈉含量較低的包裝或自製泡菜。
  21. 根據南韓由2007年起實施的"營養教師"制度,每間學校均須聘請一位"營養教師",以取代當時校內的營養師,負責管理學校提供的膳食,並肩負向學生推行營養教育的職責。截至2020年年底,約有三分之二的學校已聘請"營養教師",餘下的學校則仍由營養師負責管理校方提供的膳食。
  22. "營養教師"可透過韓國營養師學會(Korean Dietetic Association)取得低鈉食譜。
  23. 在推行"全國減鈉規劃"的首兩年,南韓政府為計劃撥款8,600萬韓元(60萬港元),投放於設計和製作低鈉食譜和烹飪書,包括對食譜菜式的營養成分進行研究分析。請參閱Korea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15)。
  24. "國民健康和營養調查研究"屬全國性調查,每年選取1萬名具代表性的南韓人作為調查對象。
  25. 營養科學諮詢委員會曾就糖的建議攝取量制訂標準,而當地兒童和青年人的平均糖攝取量高達建議水平的三倍(佔能量總攝取量的14.7%至15.6%不等),而成年人的糖攝取量則為建議水平的兩倍多(12.1%)。營養科學諮詢委員會是全國性諮詢機構,就營養和相關健康問題向政府組織提供意見,委員會成員包括相關學科的專家和業外人士。請參閱Public Health England (2015)。
  26. "糖稅"適用於直接飲用或經稀釋後飲用的包裝飲品;若每100毫升飲品中含有至少5克在生產過程中添加或天然存在的糖(果汁、蔬菜汁和牛奶除外),即需徵稅。
  27. 英國政府推出的減糖和改良產品配方計劃,除對包裝飲品徵收"糖稅"外,亦就其他高糖食品類別(例如早餐穀物和雪糕)推行自願減糖措施。該計劃旨在改良產品配方、減少食品分量及/或引導消費者選擇較低糖或無添加糖的產品,務求在2020年或之前將兒童從主要高糖食品類別攝取的糖分量減少20%。
  28. 據英國政府表示,一罐330毫升含有添加糖的汽水,其含糖量可高達35克,已超出建議的兒童每日糖攝取量上限。
  29. 該兩級稅率為:(a)若每100毫升飲品的含糖量介乎5克至少於8克,每公升徵收0.18英鎊(1.9港元)糖稅;及(b)若每100毫升飲品的含糖量在8克或以上,每公升徵收0.24英鎊(2.5港元)糖稅。
  30. 請參閱Gov.UK (2018)及Public Health England (2020)。
  31. 營養素的參考攝取量百分比的計法,是以每一份額食品可提供某項營養素的分量為基礎,按其佔成年人若要達到健康和均衡飲食所需該項營養素分量計算出來的百分比。若標籤標示一份食品可提供成年人糖參考攝取量的50%,即該份食品已含有成年人每日糖攝取量上限的一半,因此在同一天內其餘時間應選擇含糖量較低的食品。
  32. 衞生及社會關懷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在2016年進行的研究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聲稱他們會查看"包裝正面標籤",69%的受訪者同意"包裝正面標籤"有助他們選擇較健康的食品。在選購食品時,有查看食品"包裝正面標籤"的受訪者會揀選較健康的食品,該等食品的熱量較低,糖、脂肪和鹽的含量也較少,而纖維含量亦較高。請參閱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et al. (2020)。
  33. 請參閱Gov.UK (2016)。
  34. 據悉泰國、墨西哥和一些南美國家(包括智利)正實施強制性質的"包裝正面標籤"計劃,而另一個南美國家──巴西則已通過法規,由2022年10月起實施強制性質的"包裝正面標籤"計劃。
  35. 最近,英國政府曾在2020年進行諮詢,以收集對"包裝正面標籤"制度的意見和相關資料證據,為日後改進該制度提供參考資料,當中包括就更新制度以反映膳食中糖的最新建議攝取量徵詢意見。按現行規定,"包裝正面標籤"所標示的是食品的總糖含量,而最新的攝取量上限建議則只計算游離糖,並不包括水果、蔬菜、穀物和乳製品等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糖。
  36. 以"為生命而改變"作為主題的社會推廣活動(social marketing campaign)在2009年首次推出,目的是鼓勵父母帶領年幼子女養成健康生活模式和改變飲食習慣。多年來,當局開展了不同主題的"為生命而改變"推廣活動,推廣手法包括透過大眾傳媒、專屬網站和會員計劃宣揚健康飲食貼士和食譜,以及與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合作,為兒童提供相關的推廣優惠和活動。
  37. 請參閱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undated)及Public Health England (2017)。
參考資料

資訊述要為立法會議員及立法會轄下委員會而編製,它們並非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亦不應以該等資訊述要作為上述意見。資訊述要的版權由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下稱"行政管理委員會")所擁有。行政管理委員會准許任何人士複製資訊述要作非商業用途,惟有關複製必須準確及不會對立法會構成負面影響。詳情請參閱刊載於立法會網站(www.legco.gov.hk)的責任聲明及版權告示。本期資訊述要的文件編號為ISE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