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22/20-21

主题: 环境事务废物管理、即弃塑胶、源头减废


  • 即弃胶餐具泛指由泡沫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俗称发泡胶)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制成的刀叉、杯和外卖食物容器,供单次使用后随即弃置。虽然即弃胶餐具既便宜又方便,但其产生的塑胶废物却可祸延数个世纪1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8)。,不仅对堆填区造成沉重负担,而且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本港每周弃置于堆填区的塑胶餐具多达约1 400公吨,相等于90辆双层巴士的重量。2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0)。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新冠疫情")爆发,令问题变得更严重;市民因外出用膳受限及卫生理由,纷纷使用送餐/外卖服务,导致即弃胶餐具的需求量飙升。立法会议员曾多次促请政府制订政策,以减少即弃胶餐具的使用量。3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GovHK (2018b)、GovHK (2018c)、GovHK (2020)及头条日报(2021年)。 因应政府2021年2月公布《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的相关建议,当局最近就管制即弃胶餐具一事展开公众咨询。
  • 塑胶废物管理往往需要多管齐下,包括由废物产生之前的源头减废措施,以至废物产生之后的处理方法,环环相扣。本期《资讯述要》旨在探讨源头减废,并聚焦于即弃胶餐具的相关措施。根据联合国的资料,该等措施涵盖实施禁令提供经济诱因,以至透过公私营协作,推广使用可重用餐具作为替代品4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8)。 基于香港和台湾两地在餐饮文化及其他方面有不少相若之处,本文首先检视香港的相关措施,继而论述台湾的经验。

香港应对即弃胶餐具的措施

表1 - 香港管制即弃胶餐具的拟议时间表

即弃胶餐具种类第一阶段
(2025年左右)
第二阶段
(尚待决定)
发泡胶类所有餐具禁止向堂食和外卖顾客提供;
禁止销售予餐饮业处所和消费者
非发泡胶类进食用具禁止向堂食和
外卖顾客提供
禁止向堂食和
外卖顾客提供
搅拌棒
饮管
杯及盖子禁止向堂食顾客提供
食物容器及盖子
资料来源: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1)。

台湾应对即弃胶餐具的措施

表2 - 台湾即弃胶餐具主要管制措施时间表

表2 - 台湾即弃胶餐具主要管制措施时间表

注: (1) 包括公营部门、私立学校、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超级市场、量贩店、连锁便利店、连锁快餐店,以及有座位的餐饮场所。
(2) 包括塑胶餐具(例如进食用具、容器)、杯和饮管。
资料来源:台湾环境保护署(2021年)及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2018)。

提供诱因推动民众改变行为习惯

  • 为协助小型企业做好过渡准备,若餐饮店铺向自备容器的顾客提供回赠(例如提供免费饮料及免收服务费),当局会透过不同渠道为店铺进行免费宣传,包括推出流动应用程式,让民众可在地图上搜寻提供相关折扣的食肆。19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台北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 同时,台湾承诺在2020-2021年度投放6,000万元新台币(1,670万港元),推广环保夜市20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中央通讯社(2020年)。 全台湾共选定22个示范夜市,试行多项减废措施。具体而言,顾客若不使用即弃胶餐具,除可获折扣优惠外,场內亦设置餐具清洗区供顾客使用;至于参与计划的商戶,则可在店內张贴当局发出的"环保摊商标章"。  
  • 此外,台湾亦针对特定类型的即弃胶餐具提供诱因。举例而言,台湾珍珠奶茶文化盛行,以致外卖塑胶杯使用量大增。有见及此,台湾在2011年推出政策,要求连锁饮品店为自备可重用饮料杯的顾客,提供饮料加量或折扣优惠(例如最多九折优惠)。沒有响应提供优惠的商戶,须向顾客就其退回的每两个饮料杯给予1元新台币(0.3港元),以鼓励回收。该政策实施10年以来,台湾每年丟弃的塑胶杯数量减少1亿5 000万个,按使用量计每年减少10%。21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一次用饮料杯管制规定与成果》(2021年)。 对于有意见认为相关政策已实施长达10年,理应调高折扣率,环保署已承诺作出检视并优化诱因方案。22注释符号代表请参阅绿色和平(2020年)。

为消费者改变行为提供便利

在疫情下推出特定措施

结语

  • 即弃胶餐具使用量与日俱增,对香港以至全球环境构成严峻的威胁,情况在疫情下尤甚。过去20年,台湾在处理即弃胶餐具问题上取得长足进展,当局不但提出具前瞻性的路线图,亦分阶段推出各项相关措施。在加强管制即弃胶餐具之前,为确保小型企业和顾客可顺利适应过渡,台湾亦试行各种方法,包括优化诱因方案,并透过与商界和初创企业合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可重用替代品。上述举措初步取得正面成果,有关经验或可供香港借鉴,以推出措施鼓励消费者与商界减少使用即弃胶餐具,同时藉促进官商民三方合作,冀为全球减少塑胶废物的目标作出贡献。


立法会秘书处
资讯服务部
资料研究组
卢建欣
2021年8月5日


附注:

1.请参阅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8)。

2.请参阅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0)。

3.请参阅GovHK (2018b)、GovHK (2018c)、GovHK (2020)及头条日报(2021年)。

4.请参阅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8)。

5.2019年,本地每天弃置的塑胶废物之中,有200公吨为发泡胶及其他塑胶制成的塑胶餐具,较2015年的179公吨增加12%。总体而言,虽然塑胶餐具仅占都市固体废物每天弃置量约2%,但塑胶废物较大多数物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分解。请参阅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0)。

6.请参阅GovHK (2019)。

7.请参阅香港经济日报(2021年)及信报(2021年)。

8.根据估算,2020年,本港有超过150亿件即弃胶餐具被弃置,较2018年的数量增加1.5倍。请参阅绿惜地球(2020年)及明报(2021年)。

9.请参阅信报(2021年)。

10.最近,內地及南韩均已就使用即弃胶餐具施加限制。自2021年起,內地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即弃发泡胶餐具,并禁止餐饮业使用不可降解的即弃塑胶饮管。南韩则自2018年起,禁止咖啡店为堂食顾客提供即弃塑胶杯,并已计划在2027年或之前,逐步淘汰即弃塑胶杯和饮管。请参阅Walther et al. (202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1)及Yonhap News Agency (2020)。

11.请参阅Chen and Houng (2004)。

12.请参阅中华经济研究院(2002年)。

13.其他例子包括主要由木、甘蔗、芦苇及/或稻殼制成的即弃餐具,当中塑胶成分占总重量少于10%。

14.当局其后扩大禁令,以涵盖所有种类的即弃餐具(例如纸制品)。由2006年起,某些选定行业/界别(例如学校)的堂食服务一律禁用该等餐具;该限制其后由2020年起,亦适用于百货公司及购物商场(例如美食广场)。虽然当局准许地方机关设定不同的实施时间表,但截至2020年年底,大部分县市已全面落实有关百货公司及购物商场的规定。

15.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免洗餐具管制规定与成果》(2021年)。

16.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2010年)及Taipei Times (2021)。

17.根据公开资料,现时适用于8个主要行业/业界的即弃胶餐具政策会否相应作出调整,仍未可知。资料研究组曾向台湾环保署要求提供更多资料,该署在2021年7月26日以电邮回覆,表示将持续审视其政策并发布公告。

18.请参阅Walther et al. (2021)。

19.请参阅台北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

20.请参阅中央通讯社(2020年)。

21.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一次用饮料杯管制规定与成果》(2021年)。

22.请参阅绿色和平(2020年)。

23.每位顾客可借用一定数量的容器,但必须先归还才可再次借用。

24.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2020年)。

25.请参阅正兴杯杯计划(2017年)。

26.至于香港,政府已推出可重用餐具免费借用计划,惟该计划的对象目前仅限于大型活动,并未推展至本地食肆。该计划获政府成立的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由2018年起为举办大型活动的机构免费提供餐具派送及清洗服务。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爆发,该借用餐具服务已暂停。请参阅GovHK (2018a)。

27.请参阅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2021)。

28.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各县市可视疫情同意暂时提供免洗餐具》(2021年)。

29.请参阅卫生福利部(2021年)及(2012年)。

30.请参阅环境资讯中心(2021年)。

31.请参阅台湾环境保护署:《七、废弃物减量及资源循环》(2021年)。


参考资料:

香港

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0) Waste Data & Statistics.

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2021) Consultation Paper on Regulation of Disposable Plastic Tableware.

3.GovHK. (2018a) ECC and EPD Launch Reusable Tableware Lending Programme to Promote Waste Reduction at Source.

4.GovHK. (2018b) LCQ6: Disposable Plastic Tableware.

5.GovHK. (2018c) LCQ6: Reduc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Tableware.

6.GovHK. (2019) Second phase of "Plastic-Free Takeaway, Use Reusable Tableware" Saves over 1 million sets of Disposable Tableware.

7.GovHK. (2020) LCQ3: Use, Recovery and Recycling of Plastics.

8.《2025年拟禁即弃胶餐具 未定减塑目标 环团称步伐慢 未回应疫下外卖增》,《明报》,2021年7月10日。

9.《可降解塑胶未获豁免 环团支持》,《香港经济日报》,2021年7月10日。

10.《民建联忧禁塑胶餐具打击饮食业 倡推动替代品》,《头条日报》,2021年7月9日。

11.绿惜地球:《两屋苑首回收即弃餐具两月收约6万件 绿惜地球促请政府全面落实中央收胶提高回收率》,2020年。

12.《环保署倡2025年起禁发泡胶餐具 两个月咨询展开 次阶段食肆全「走塑」》,《信报》,2021年7月10日。


台湾

13.Chen, H.W. and Houng, H. (2004) Toward a Zero Waste Society in Taiwan.

14.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2018) Action Plan of Marine Debris Governance in Taiwan.

15.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2021) EPA Launches New Environmental Options on Food Delivery App.

16.The Taipei Times. (2021) Taiwan Govt Policy Lacking When it Comes to Plastic Product Usage.

17.Walther, B.A. et al. (2021) Strategies, Actions, and Policies by Taiwan's ENGOs, Media, and Government to Reduce Plastic Use and Marine Plastic Pollution. Marine Policy, vol. 126, article 104391.

18.中央通讯社:《让夜市减塑低碳清新 环保署全台选22处作示范》,2020年。

19.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环保事业之发展及港台环保事业之合作》,2012年。

20.台北市环境保护局:《自备餐具及环保杯 提供优惠店家 Android app上架了》,2013年。

21.台湾环境保护署:《夜市不环保,环保署呼吁作环保》,2010年。

22.台湾环境保护署:《环境保护署业务概况书面报告》,2020年。

23.台湾环境保护署:《一次用饮料杯管制规定与成果》,2021年。

24.台湾环境保护署:《七、废弃物减量及资源循环》,2021年。

25.台湾环境保护署:《各县市可视疫情同意暂时提供免洗餐具》,2021年。

26.台湾环境保护署:《免洗餐具管制规定与成果》,2021年。

27.正兴杯杯计划:《累积成果》,2017年。

28.绿色和平:《饮料杯用量增加五亿个 减塑不成反加塑》,2020年。

29.卫生福利部:《餐具清洗良好作业指引》,2012年。

30.卫生福利部:《民众外食安心使用可重复清洗餐具》,2020年。

31.环境资讯中心:《纸塑盒你叫外送 呈倍数成长的外送垃圾》,2021年。


其他

32.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Undated) Marine Debris is Everyone's Problem.

33.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8) Single-use Plastics: A Roadmap for Sustainability.

34.Yonhap News Agency. (2020) COVID-19 Adds to S. Korea's Plastic Headache as Waste Spikes amid Pandemic.



资讯述要为立法会议员及立法会辖下委员会而编制,它们并非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亦不应以该等资讯述要作为上述意见。资讯述要的版权由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下称"行政管理委员会")所拥有。行政管理委员会准许任何人士复制资讯述要作非商业用途,惟有关复制必须准确及不会对立法会构成负面影响。详情请参阅刊载于立法会网站(www.legco.gov.hk)的责任声明及版权告示。本期资讯述要的文件编号为ISE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