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項質詢
(口頭答覆)
改善社會治安
林健鋒議員問:
有意見指出,香港一向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但近日接連發生持刀傷人案件,令不少市民對社會治安及人身安全感到擔憂。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3年,每年持刀傷人案件的數字為何,並按案件性質及案件發生的地區列出分項數字;
(二)
鑒於據報,香港警務處高層近日發出指令,指示各警區增強前線警力,於人流密集地方高調巡邏,警方有否計劃將有關措施恆常化,令巡邏的前線人員維持一定數目;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香港在"全球繁榮指數"(安全與保安)的排名,由2020年的第六名下跌至2023年的第十六名,政府有何新對策減少暴力及傷人等罪案,以增強市民對社會治安的信心?
第2項質詢
(口頭答覆)
發展九龍東
鄧家彪議員問:
國家主席在去年7月1日的重要講話中提出,香港要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有意見認為,九龍東作為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下稱"CBD2"),在"南金融、北創科"的規劃願景和產業布局下,需要有明確的角色及定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會否重啟已擱置的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以連接整個CBD2(包括啟德、觀塘及九龍灣),以鞏固其商業地位;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鑒於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CBD2將會被賦予甚麼定位,以及政府會否結合"官產學研"的發展模式,就該定位提供政策支援;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有民間組織倡議"東九對接東盟",藉九龍東的多元文化及具活力的經濟特點,建立圍繞東南亞國家聯盟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成員國的總部經濟,政府會否考慮該建議及建立相關支援中心,以協助香港企業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若會,詳情及考慮的要素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3項質詢
(口頭答覆)
把粉嶺高球場的舊場改為公眾高球場
田北辰議員問:
據報,在近日城市規劃委員會關於粉嶺高爾夫球場(下稱"粉嶺高球場")部分用地發展的公聽會上,政府代表明確指出,政府目標在未來10年提供約30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而已覓得的土地可供興建約360 000個單位,較目標多約59 000個單位,當中包括原定於粉嶺高球場興建的約12 000個單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鑒於已覓得土地的建屋量高於目標,政府有否研究把粉嶺高球場的舊場改為公眾高球場,以惠及普羅市民;若沒有,原因為何,以及將來會否作出研究?
第4項質詢
(口頭答覆)
工作暑熱警告
謝偉銓議員問:
上月2日,勞工處根據《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下稱"《指引》")三度發出工作暑熱警告(下稱"警告"),警告由取消至重新發出分別只相隔10分鐘和20分鐘。據報,有受影響的僱主及僱員感到無所適從。此外,有建造業界的工會及商會表示,基於建造業的工作性質、工程合約和僱員聘用條款等,難以有效執行《指引》對僱員在警告生效時應間歇性停工的建議。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檢討,按《指引》的建議,建造業界的有關僱員在上月2日警告三度生效時,應分別在甚麼時間休息和返回工作崗位;如有,有否評估有關安排是否合乎常理及切實可行;及
(二)
鑒於有不同業界的人士反映,《指引》所載建議與當局在諮詢期間提出的建議有很大出入,當局會否因應《指引》實施後出現的問題和各界的意見,盡早全面檢討《指引》的內容和實施範圍,包括與業界探討以其他方案替代間歇性停工的安排?
第5項質詢
(口頭答覆)
僱員因工作過勞而受傷或猝死
郭偉强議員問:
近年,僱員懷疑因工作過勞而猝死(俗稱"過勞死")的事件時有所聞。政府於2017年委託職業安全健康局進行"工作間死亡個案與工作情況關係的研究",但當局得出的結論是,"工作間死亡"與"工作因素"沒有直接關係,而政府至今未有就過勞死立法以將有關僱員納入保障範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2018年至今,勞工處每年錄得僱員在受僱工作期間非因工遭遇意外而突然死亡的個案宗數;該等個案涉及的行業和工種,以及跟進工作的情況;
(二)
有否計劃制訂新的針對性措施,包括為標準工時立法,以防止有僱員因操勞過度而受傷或猝死;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會否參考鄰近國家及地區的做法,將僱員因操勞過度而猝死定為可申索僱員補償的職業傷亡事故,並為過勞死制定法律定義或指引?
第6項質詢
(口頭答覆)
築牢數字安全屏障
邱達根議員問:
今年2月,國務院發表《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下稱"《規劃》"),提出要築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以及推動國家和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當局會否就《規劃》進行深入研究,並探討其對香港帶來的機遇和影響,以及香港應如何配合《規劃》更好地落實(包括未來會否與《規劃》銜接等),以體現"一國兩制"精神;
(二)
有否在香港以至國家層面,全面評估數字安全風險;若有,具體的風險評估機制(包括涉及哪些範疇,以及有否制訂風險等級和根據甚麼準則制訂這些等級),以及評估的結果為何;及
(三)
如何加強香港的數字安全屏障,包括會否由司長以至行政長官領導進行頂層規劃、參考內地的做法以推出相關的規劃,以及考慮制定相關法規和指引等,以維護國家安全;若會考慮立法,具體方向和推行時間表為何?
第7項質詢
(書面答覆)
受資助機構宣傳國家意識的工作
吳秋北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有學校、社福機構、環保團體及文化演藝團體等獲政府資助的機構,過往未有履行責任主動積極宣傳國家意識、說好中國故事,更在黑暴期間參與支持黑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制訂指引,要求各法定機構及受政府恆常撥款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學校、社福機構、環保及文化演藝團體)和項目進行以下工作,並就該等工作制訂績效指標:
(i)
在國慶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等重大節慶按指引並莊嚴地展示國旗;
(ii)
向職員、服務使用者及公眾提供國情教育及國情讀本,並就職員的有關工作作適當的書面考核並備存人事檔案,作為升遷的參考準則之一;及
(iii)
在機構或項目介紹中顯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的字眼;
如有,已遵照指引的機構數量、比率及名稱,以及有關工作是否已達標;如沒有,原因為何,以及政府將在何時制訂相關指引及績效指標;及
(二)
有否即時終止故意違反上述要求或不達標的機構或項目的資助,並要求有關機構或項目負責人把由故意違反或不達標日期起的資助退還政府;如有,有關機構或項目的數量及名稱為何;如否,原因為何,以及政府將如何對有關機構或項目負責人問責?
第8項質詢
(書面答覆)
改善駕駛考試的安排
劉智鵬議員問:
據悉,近年駕駛考試("路試")的上訴個案數目呈上升趨勢,反映市民對於路試的安排不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現時各車輛類別路試的輪候人數及每天路試的配額為何;
(二)
現時各車輛類別路試的及格率為何,以及該等及格率與最近10年的及格率如何比較,並按路試路線列出分項資料;政府有否檢視各路試路線的難度是否存在差別過大的情況,以及會否根據各路試路線的及格率,調整路試路線,以避免出現不公平的情況;
(三)
鑒於根據運輸署的指引,考生在暴雨警告信號生效等惡劣天氣下仍需進行路試,政府有否備存在惡劣天氣下進行路試的及格率數據;如有,有關數據為何;政府會否檢討惡劣天氣下的路試安排;
(四)
鑒於有意見指出,大量學習駕駛人士的車輛及路試車輛造成路試路線的道路擠塞,現時香港共有多少條路試路線,以及政府是按何依據制訂該等路線;政府會否檢視學習駕駛人士的車輛及路試車輛對該等路線路況的影響;及
(五)
過去10年,每年政府收到多少宗有關路試的投訴;運輸署有否定期檢討路試安排的流程,並考慮制訂改善措施;如有,詳情(包括每次檢討相隔的時間及具體方案)為何;如否,會否制訂檢討方案及有關時間表?
第9項質詢
(書面答覆)
極端天氣及突發事件對漁農業的影響
何俊賢議員問:
有不少漁農民反映,香港漁農業的相關保障機制較其他地區的落後,以致業界營運者缺乏支援並難以應對極端天氣及突發事件帶來的衝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評估,過去3年,每年因極端天氣或突發事件導致漁農業損失的金額;如有,評估方法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過去3年,政府對受極端天氣或突發事件影響的漁農民作出的跟進行動及提供的支援的詳情為何;
(三)
當遇上極端天氣或突發事件(例如新界西北部分地區的大規模停電事故)時,政府有何措施向漁農民發出緊急通報及協助他們應對相關情況;
(四)
政府會否考慮就緊急救援基金的漁農業補助金的現行機制進行改革,由熟悉有關行業的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該補助金及調高補助金金額,或推出符合業界所需的相關保險計劃;及
(五)
鑒於有業界人士反映,現時農地租約期短,且農用構築物的申請困難,以致大部分業界營運者只能維持低成本或粗放式生產作業,政府有何新方法支持漁農業界強化其生產設備及技術,以及有否計劃在制訂《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時提出有關方案,以減少極端天氣或突發事件對它們帶來的衝擊?
第10項質詢
(書面答覆)
吸引少數族裔人士投考紀律部隊
張欣宇議員問:
有機構的研究指出,少數族裔人士在疫情期間的失業率接近五成,較本港同期整體失業率為高。此外,據報紀律部隊有不少空缺。關於吸引少數族裔人士投考紀律部隊,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5年,每年少數族裔人士的失業人數及失業率為何;
(二)
現時懲教署的少數族裔關係組的人手編制及所涉開支為何;
(三)
過去3年,懲教署透過"全懲與您"計劃所招募到的少數族裔人士的人數為何;
(四)
自油尖警區於2013年2月推出"寶石計劃"至今,每年各紀律部隊通過該計劃所招募到的非華裔青少年人數分別為何;
(五)
現時香港警務處就"跨紀律部隊少數族裔青少年訓練計劃"所投放的資源為何;
(六)
香港消防處自2019年成立"少數族裔青少年發展團隊"至今,所招募到的少數族裔人士的總人數為何;
(七)
現時政府並無要求投考紀律部隊的人士申報其所屬族裔的原因為何;及
(八)
現時各紀律部隊吸引少數族裔人士投考的相關計劃的詳情及所涉開支分別為何?
第11項質詢
(書面答覆)
非公務員合約僱員
馬逢國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面對公務員離職潮,具有一定政府工作經驗的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可以成為政府部門的重要人力資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現時政府共聘用了多少名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以及聘用最多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的政府部門和有關僱員的數目為何;
(二)
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期間,有多少名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在合約期滿前離職,以及他們離職的原因為何;
(三)
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期間,有多少名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獲聘為公務員;
(四)
鑒於非公務員合約僱員不享有公務員的福利,政府會否考慮改善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的福利,例如增設牙科福利等,以減少該等僱員的流失;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
鑒於據了解,部分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擁有一定的資歷(例如學士學位和綜合招聘考試的及格成績),政府會否考慮設立內部篩選程序,讓通過該程序的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轉職為公務員,以令全職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看到更好的工作前景;如否,原因為何?
第12項質詢
(書面答覆)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
林哲玄議員問:
衞生署自2019-2020學年起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到學校為合資格的小五女生免費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以協助她們預防子宮頸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在新冠疫情學校停課期間,衞生署到校為女學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安排有否出現延誤;如有,詳情及應對措施為何;
(二)
截至本年6月,本港小五及小六女生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子宮頸癌疫苗的覆蓋率分別為何;及
(三)
鑒於政府在本年1月表示,正計劃為女中學生或較年長的女童(即18歲或以下)安排一次性補種子宮頸癌疫苗,該計劃的詳情和時間表為何?
第13項質詢
(書面答覆)
社交媒體平台的詐騙案件
黃錦輝議員問:
據悉,網上詐騙案件宗數有上升趨勢,當中不少涉及網上社交媒體平台。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統計,過去3年,涉及社交媒體平台的騙案宗數,並按騙案的種類列出分項數字;該等騙案中,涉及最多騙案宗數及騙款的首3個社交媒體平台為何;如沒有相關資料,會否進行統計;
(二)
過去3年,每年警方要求社交媒體平台移除多少個假帳户;有否統計,有多少個假帳户被強制移除後,其帳户持有人以其他身份重開帳户;如沒有統計,會否要求社交媒體平台定期作出相關統計,以辨識可疑帳户,防止騙徒再次行騙;
(三)
是否知悉,過去3年,有多少宗涉及社交媒體平台的網上騙案獲第三方賠償(例如有關的社交媒體平台或銀行),以及相關賠償金額為何;
(四)
現時有否法例要求社交媒體平台進行自我監管,包括主動移除欺詐廣告、封鎖虛假或懷疑進行欺詐活動的帳户,以及標示可疑帳户等;如否,有否考慮就相關事宜立法,以規範社交媒體平台,並按例懲處未有依法履行責任的平台;
(五)
會否研究立法,要求社交媒體平台在其用户被平台的廣告及欺詐帳户欺騙時,承擔應有責任,包括向受騙人士作出賠償;及
(六)
現時有何措施確保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資訊安全,以盡力防止騙案的發生?
第14項質詢
(書面答覆)
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吳傑莊議員問:
就《2022年施政報告》的"附件︰指定項目指標"中有關"國際貿易中心"的其中兩個指標,即於2023年內舉辦或參與60項聯繫《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及持份者的相關活動/會議/對話,以尋求盡早加入RCEP,以及於2023年內通過一連串工作推動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當局就上述聯繫RCEP成員及持份者的工作的詳情及最新進展(包括至今舉辦或參與的相關活動/會議/對話的數目及內容,以及曾聯繫的成員國),以及有否評估有關工作的成效;
(二)
當局在推動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工作的詳情及最新進展,包括在今年上半年舉辦相關促進活動及交流會的數目及參與人數(按項目以表列出分項數字),以及有否評估有關工作的成效;及
(三)
香港加入RCEP的最新進展,以及有否評估香港是否能如期在今年內加入;政府將會與哪些中東地區或新興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當局有何新措施及計劃協助中小企業開拓RCEP成員國的市場?
第15項質詢
(書面答覆)
招牌的監管
陳凱欣議員問:
屋宇署自2014年起實施"目標街道大規模行動",對危險及違例招牌發出法定清拆命令。另一方面,據報早前深水埗"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及位於三級歷史建築的當鋪"南昌押"的招牌被拆卸,引起社會對招牌保育的關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屋宇署有否統計以下各種招牌的現存數目:(i)伸出式招牌、(ii)霓虹招牌、(iii)靠牆招牌,以及(iv)位於建築物屋頂的招牌,並按區議會分區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二)
過去5年,每年屋宇署與招牌工作有關的以下統計數字:(i)發出清拆令數目、(ii)已拆除招牌數目(按招牌拆除後的處理方式(即(a)棄置、(b)交予博物館及(c)交予招牌持有人自行處理)列出)、(iii)已修葺招牌的數目,以及(iv)尚未遵從清拆令數目,並按區議會分區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三)
就巡查及檢視招牌的工作,政府會否增撥資源及人手;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
鑒於有保育團體要求政府保留一些具特色或歷史價值的棄置招牌,政府會否考慮進行跨部門合作,共同保育該等招牌,包括增加資助及提供安置場地等;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16項質詢
(書面答覆)
支持智庫界的發展
周文港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需要想方設法增強發展動能,因此政府應加大對本港智庫界於資金和人才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加快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由特首政策組所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和"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的具體評審準則分別為何(例如會否傾向甄選以學術研究或應用政策研究為主的計劃書);政府會否按照該兩項計劃以推行應用為本的本地公共政策研究的原則,委任其評審委員會成員;
(二)
鑒於有意見認為,政府對智庫界發展的支持極為有限,反而投放大量資源於個別工程的顧問研究報告中,當局會否參考現行資助社福機構和制服團體的模式,為有豐富研究經驗且致力促進香港繁榮穩定的智庫,提供以每3至5年為基礎的一筆過撥款資助,以促進智庫的健康發展;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據悉,世界各地(包括內地和新加坡)的政治體制下,智庫對於培養政治人才的成效顯著,甚至於政制內形成人才"旋轉門",當局會否考慮以"愛國者治港"為原則,建立一套培養智庫人才進而令他們成為公共政策、行政及政治人才的新機制,並通過推動特首政策組、公務員事務局及公務員學院三方通力合作,以充分發揮本港智庫界的功能和優勢;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17項質詢
(書面答覆)
地區治理專組的工作
陳振英議員問:
行政長官於去年7月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將改稱"地區治理專組"),帶領不同政策局及政府部門,致力提升香港整體環境衞生和市容。該工作組於去年8月開展"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的第一階段工作,而第二階段工作已於去年10月展開,有關工作包括美化公共空間、改善街道設施及優化園林建築等。此外,政務司副司長連同路政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官員在今年3月訪問深圳,考察當地園林綠化及美化城市景觀的措施,作為該工作組進行美化香港市容的參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在第二階段工作下,各項工作的進度為何;
(二)
有否檢討,深圳市在美化市容方面有何值得香港學習和借鑒之處;及
(三)
有否根據上述考察所得,制訂該專組下一階段的具體行動計劃和目標;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18項質詢
(書面答覆)
建設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嚴剛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建設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助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輻射全球,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而西九文化區在有關工作擔當了重要角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西九文化區的文化藝術設施自落成以來舉辦了多少場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以及該等活動的規模為何;
(二)
是否知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未來會否考慮定期舉辦有關人類重要文明文化的展覽,例如古埃及文化、波斯文化及瑪雅文化;如會,詳情為何;
(三)
是否知悉,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西九文化區內的其他場地有否計劃定期舉辦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管理局會否允許一些中國民間藝術團體常駐西九文化區內的表演場地,以加強向公眾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及
(四)
是否知悉,管理局有否計劃協助本港的藝術團體及藝術家走向世界,參加海外舉行的文化交流活動,以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
第19項質詢
(書面答覆)
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
葉劉淑儀議員問:
為開拓新的政府收入來源,財政司司長在2021-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調整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0.1%提高至0.13%,新的稅率在2021年8月1日起實施。然而,根據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2022年的全年證券市場成交總額為30.7271萬億元,相較於2021年(41.1823萬億元)下降了25.4%。有意見認為,交投轉趨薄弱是不少上市公司市值下滑的成因之一,而市值下滑有連鎖效應,包括影響企業在本港上市的意欲,以及不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關於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政府可否告知本會,因應外圍環境因素、地緣政治形勢及高息環境,政府會否考慮短期內調整該稅率,例如將稅率水平回復至0.1%,甚至調低至0%;若會,詳情為何;若否,有關的考慮因素及原因為何?
第20項質詢
(書面答覆)
向精神科患者提供診治
梁美芬議員問:
據報,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間,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有超過48 000個預約新症,有關輪候時間中位數為14至63個星期,而最長輪候時間更超過90個星期(即接近兩年),有精神科患者因而未能適時得到治療。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會就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預約的輪候時間中位數訂立明確指標,是否知悉有關指標會於何時生效,以及醫管局何時會對該等指標進行檢討,以期更快速地向精神科患者提供治療;
(二)
是否知悉,本年1月以來,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的預約新症數目及提供有關服務的人手;及
(三)
是否知悉,醫管局如何監察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科患者,以確保他們在出院後按時服藥及覆診?
第21項質詢
(書面答覆)
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的醫療福利
黎棟國議員問:
根據現行政策,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除須支付某些規定的費用外,可免費獲得由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提供的診治和醫療服務,而醫管局現時亦安排轄下65間普通科門診診所為現職公務員預留優先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過去3年,(i)公務員及(ii)其他合資格人士使用醫管局醫療服務的人次(按普通科門診、專科門診和急症室服務列出),以及入住公立醫院的日數分別為何;
(二)
是否知悉,過去3年,每年醫管局向每名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提供(i)普通科門診、(ii)專科門診,以及(iii)每日住院服務的平均成本分別為何;
(三)
是否知悉,過去3年,每年預留予現職公務員的普通科門診診所優先籌的供求情況為何;
(四)
是否知悉,過去3年,每年預留予現職公務員的優先籌佔普通科門診診所服務名額總數的比例為何;
(五)
鑒於據悉,由2015-2016年度起,醫管局先後進行4輪調撥,為11間普通科門診診所重新調配現職公務員的優先籌數目,是否知悉,該4輪調撥的詳情為何;
(六)
鑒於有意見認為,現時普通科門診診所只為現職公務員預留優先籌的常設安排,很多時令其他合資格人士未能適時享用醫療福利,是否知悉,醫管局有否計劃改善有關情況,以確保其他合資格人士能實質享用應得的醫療福利;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七)
鑒於有意見認為,現時現職公務員有時亦未能取得優先籌接受診治,情況未如理想,是否知悉,醫管局有否計劃改善派籌的安排,以令他們適時獲得治療;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22項質詢
(書面答覆)
商用車輛泊車位不足
易志明議員問:
有運輸業界人士反映,政府近年推出多項增加商用車輛泊車位的措施進度緩慢,以致有關泊車位仍然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短期租約土地(包括作臨時停車場的用地)陸續被收回作發展之用,導致有關泊車位不足的問題加劇,更迫使該等車輛的司機需跨區泊車,令業界營運者更難招聘司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未來兩年,政府計劃收回的短期租約停車場的詳情,包括:收回土地的原因和日期、土地的位置和面積,以及各類受影響車輛(包括重型貨車、中型貨車、旅遊巴士及接載學童的車輛)的數目;
(二)
未來3年,政府擬就用作為收費停車場的相關用地而進行短期租約招標的詳情(包括招標日期及可供各類商用車輛停泊的車位數目);及
(三)
鑒於據悉,大部分商用車輛都是按其司機居住地方停泊,但由於有關泊車位不足,以致不時出現有關司機居住在港島,卻要到九龍泊車及取車,這類跨區泊車對有關司機造成不便,亦加重道路的交通負荷及加劇路邊空氣污染,當局在未來收回短期租約停車場時,會否考慮先在有關地區另覓土地興建停車場;如會,詳情為何;如否,政府如何協助受影響司機解決泊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