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
| 是次會議編定了15項(而不是16項)書面質詢,因為有一位議員在作出質詢預告期限過後撤回其書面質詢。 |
第1項質詢
(口頭答覆)
加強供電系統穩定性
周文港議員問:
據悉,近年供電事故頻生,引起社會對兩間電力公司(下稱"兩電")供電系統穩定性和及時應對事故能力的關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自2021年7月至今,兩電供電事故的宗數,並按原因(例如受惡劣天氣影響、設施老化及人為因素)列出分項數字及其所佔百分比;每宗事故受影響的地區和客户數目、從停電至全面恢復正常供電所需時間、所派出的緊急搶修人手,以及為全面恢復正常供電採取的措施為何;
(二)
鑒於據悉,過去3個月,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的供電系統已先後兩次在雷暴警告生效期間發生故障,當局和兩電現階段有何應急和長遠措施,加強供電系統對抵禦雷暴及其他惡劣天氣影響的能力;相關措施的預計成本為何,以及會否轉嫁至客户身上;及
(三)
鑒於有意見認為,隨着近年政府推動發展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數碼基建,以及電動車越趨普及,社會對電力的需求日增,政府除了敦促兩電加強供電系統應對事故的能力外,會否考慮推出其他增強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的方案?
第2項質詢
(口頭答覆)
公立醫院醫療事故
陳穎欣議員問:
據報,一名4歲女童早前在仁濟醫院急症室縫合傷口時由非醫護人員協助固定頭部,女童其後心臟驟停。由發現女童失去意識和脈搏至作出急救並回復心跳,歷時18分鐘。有意見認為,醫院在事故未有正式調查結果及與家屬充分溝通前單方面召開記者招待會,並指會了解女童有否隱性疾病,有誤導公眾之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醫院管理局(下稱"醫管局")現時有否足夠機制或指引涵蓋不同的臨床程序,以及訂明不同人員(包括非醫護人員)在進行該等程序時的職責;如有,詳情為何;醫管局經歷該事故後,會否更新相關指引;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是否知悉,醫管局對外通報醫療事故的機制或指引為何,當中有否訂明在甚麼情況下應對外發布有關事故的資訊,以及在發布事故的資訊前需與受影響病人及其家屬溝通的形式和內容要項;及
(三)
政府及醫管局有何措施減少醫療事故,以保障香港的醫療水平和維持市民對公營醫療系統的信心?
第3項質詢
(口頭答覆)
便利長者到內地養老的措施
黃國議員問: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容許移居該兩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齡津貼。另一方面,據報有團體進行的調查顯示,屬海南籍的香港居民有近40萬人,其中65歲以上的長者約有85 000人,而由於海南省環境佳、空氣好及生活指數低,不少海南籍受訪者都有意回鄉養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會否研究設立"海南計劃",容許移居該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齡津貼,以滿足他們的殷切需求;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除了可攜公共福利金和一系列與院舍照顧服務及醫療有關的計劃,當局有何其他政策措施便利長者回鄉養老,讓他們有多一個優質安老的選擇;及
(三)
現時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的受惠人數分別為何;有何新措施加強宣傳該兩項計劃?
第4項質詢
(口頭答覆)
防止水浸及山泥傾瀉
李世榮議員問:
近年香港在極端和惡劣天氣下,多處出現嚴重水浸及山泥傾瀉。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近5年本港降雨量的變化為何;有否評估,本港雨水排放系統的設計標準是否足以應對未來的極端和惡劣天氣,以及如何提升雨水排放系統以改善水浸問題;
(二)
政府有否評估,海平面上升會否影響本港雨水排放系統的成效,以及政府會如何解決沿岸及低窪地區在極端和惡劣天氣下容易出現水浸及海水或雨水倒灌的問題;及
(三)
鑒於在極端和惡劣天氣下,不少地區是水浸及山泥傾瀉的重災區,例如西貢的早禾坑和匡湖居、日出康城對出的户外停車場,以及柴灣的環翠道,政府有甚麼計劃改善有關的基建設施及應對緊急情況?
第5項質詢
(口頭答覆)
鄉郊地區的防洪能力
何俊賢議員問:
據報,近年極端天氣頻發,鄉郊地區水浸問題嚴重,打鼓嶺更有豬場在3年內水浸兩次,導致損失慘重。據本人了解,去年部分鄉郊地區水浸的主因之一,為河道非法填土,而政府在某些填土位置之上鋪設排水渠作為解決方案,導致河道的排水能力與原設計相距甚遠,無力抵禦極端天氣令水浸頻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5年的每個月,渠務署收到多少鄉郊地區的水浸報告及居民的意見反映,並按全港18區列出分項數字;有否檢討,鄉郊地區排水系統的防洪標準是否需要更新;
(二)
過去5年的每個月,當局收到全港18區河道非法填土的投訴個案宗數,以及具體處理方式(包括每宗個案的平均開支及由誰承擔);會否覆核該等個案的修復方案,確保有關河道的排水能力恢復至原來水平;及
(三)
過去5年,鄉郊地區出現"百年一遇"暴雨或洪水的次數為何;政府在排水設施規劃設計、災害預警、緊急應變能力及災害保障機制4個方面分別有何改善措施,以確保鄉郊地區能應對極端天氣增多的趨勢?
第6項質詢
(口頭答覆)
的士車隊制度
易志明議員問:
政府推出的士車隊制度,並計劃發出5個或以下之的士車隊牌照(下稱"牌照")。有意見認為,運輸署就牌照共收到15份申請,顯見業界熱切地希望能夠藉車隊營運模式提升的士服務質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鑒於有業界人士指出,即使政府發出所有5個牌照,參與的士車隊之的士數目最多亦只佔全港的士數目兩成,政府會否因應業界對牌照的反應熱烈,考慮增加牌照數目;如會,詳情為何;如否,政府會否考慮放寬車隊之的士數目上限,令更多的士可加入車隊,促使車隊更具規模;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7項質詢
(書面答覆)
警隊應對科技罪案的人手
邱達根議員問:
為更有效打擊日益複雜的科技罪案和維持香港的網絡安全,香港警務處("警務處")於2015年將科技罪案組升格為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罪科")。網罪科轄下設科技罪案組、網絡安全組、網絡情報組及法理鑑證及訓練組4個組別。在2023-2024年度,網罪科的警務人員編制增加至395人。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網罪科轄下4個組別的人手編制及實際員額分別為何,並按聘用形式(即公務員及各類合約形式)及職位列出分項數字;實際員額中,具科技及金融等專業背景的人員數目分別為何;
(二)
過去3年,網罪科每年平均流失的人員數目,以及當中涉及的主要職位分別為何;
(三)
過去3年,網罪科透過內部調配及公開招聘方式填補職位空缺的比例分別為何;會否考慮增加公開招聘的比例,以吸納坊間更多具科技及金融等相關知識的專才加入網罪科;
(四)
警務處為網罪科進行招聘時有否遇到困難;如有,詳情(包括涉及的職位和招聘困難的原因)為何,以及警務處採取哪些具體應對措施和該等措施的成效為何;及
(五)
有否深入研究網罪科各職級人員(尤其需具科技及金融等專業背景的職位)的薪酬待遇是否具吸引力和競爭力;若有,研究結果為何;有何具體措施(包括會否考慮調整相關人員的薪酬待遇),以提升網罪科職位的吸引力?
第8項質詢
(書面答覆)
斜坡住屋僭建及佔用政府土地事宜
馬逢國議員問:
據報,去年一場世紀暴雨導致港島紅山半島出現山泥傾瀉,該事件除暴露了該處住屋的僭建問題嚴重外,更發現當中涉及在斜坡上非法僭建及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等問題。因應該事件,政府表示會針對獨立屋進行大規模巡查。另一方面,有意見認為,颱風季節將至,位於斜坡並涉及僭建的住屋面對的風險將會大增。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在對紅山半島獨立屋的僭建問題進行全面巡查後,當局對哪些地區位於危險斜坡及土質的住屋進行巡查,以及是否掌握有關住屋涉及非法僭建、非法加建及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的數字分別為何;
(二)
當局已經/將會採取甚麼方法處理第(一)項所述的個案,以及已經採取行動的次數和成效為何;
(三)
過去一年,當局對涉及非法僭建、非法加建或非法佔用政府土地並位於斜坡的住屋採取的行動和成效為何;及
(四)
就涉及非法僭建、非法加建或非法佔用政府土地並位於斜坡的住屋,除發出清拆令外,政府會否考慮,在經專業認可人士評估有關建築物為安全的前提下,採用其他修正或補償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第9項質詢
(書面答覆)
發展焚燒發電設施
盧偉國議員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住房城鄉建設部在2021年5月公布《"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規劃》"),指出要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保障,強調要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市場導向和多方共治等原則,全面推進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關於發展焚燒發電設施,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與大灣區內的重點城市的相關部門商討如何相互配合並加強協作,共同推進《規劃》的落實;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鑒於據悉,先進地區都積極利用焚燒發電設施處理垃圾,而香港首個及第二個轉廢為能的焚燒發電設施項目(即I·PARK 1及I·PARK 2)分別於明年及2030年才落成啟用,屆時該兩個項目的都市固體廢物焚燒處理能力為每日9 000公噸,仍較目前每日約11 1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低,當局會否壓縮程序及增撥資源,以加快興建I·PARK 2;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會否盡快規劃和興建第三個焚燒發電設施項目;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10項質詢
(書面答覆)
九龍中聯網的醫院服務
李慧琼議員問:
據悉,啟德新急症醫院("新急症醫院")預計於2026年落成,屆時將會取代伊利沙伯醫院成為九龍中聯網的龍頭醫院,而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服務亦會逐步轉移至新急症醫院,在"新換舊"的安排下,該聯網並沒有新增全科醫院。另一方面,據悉雖然伊利沙伯醫院隸屬九龍中聯網,但基於其地理位置優越及交通四通八達,其服務對象涵蓋整個九龍區(尤其是九龍西聯網的深水埗區)。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九龍中及九龍西聯網的長者人口在過去10年增加約40%,但其間普通科病床數目只增加約6.7%,令人關注單靠新急症醫院能否應付大幅增加的長者人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有意見認為,新急症醫院逐步取代伊利沙伯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安排對公眾有重大影響,當局會否制訂全面的宣傳推廣計劃,讓公眾及早掌握有關安排;若會,詳情及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會否考慮在新急症醫院投入服務後,把伊利沙伯醫院重建為大型全科急症醫院,並提供24小時全面醫療服務,以提高九龍區整體醫療服務的服務量;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會否考慮在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中,加入在九龍中聯網規劃一所全科急症醫院,以應付該聯網大幅增加的長者人口及龐大的醫療需求;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11項質詢
(書面答覆)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
周小松議員問:
政府於2021年4月1日推出"發還產假薪酬計劃"("該計劃"),僱主可透過該計劃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合資格僱員的第11至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3年每年及本年至今,該計劃的申請個案宗數,並按所涉僱員的月薪以表一列出分項數字及有關個案分別所佔的百分比;
表一
所涉僱員的月薪 | 申請個案宗數(所佔百分比) |
2021年 | …… | 本年至今 |
10,000元以下 | | | |
10,000元至20,000元以下 | | | |
…… | | | |
150,000元或以上 | | | |
總數 | | | |
(二)
過去3年每年及本年至今,第(一)項所述的申請個案的平均處理時間為何;該等個案中,獲批、不獲批及撤回的申請個案宗數(及其所佔百分比)分別為何(以表二列出);不獲批及撤回申請的主要原因為何;
表二
申請結果 | 申請個案宗數(所佔百分比) |
2021年 | …… | 本年至今 |
獲批 | | | |
不獲批 | | | |
撤回 | | | |
總數 | | | |
(三)
過去3年每年及本年至今,第(二)項所述獲批個案的獲發還款額及所涉僱主行業類別分布,以及有關個案所佔的百分比分別為何(以表三及表四分別列出);
表三
獲發還款額 | 獲批個案宗數(所佔百分比) |
2021年 | …… | 本年至今 |
10,000元以下 | | | |
10,000元至20,000元以下 | | | |
…… | | | |
80,000元 | | | |
總數 | | | |
表四
所涉僱主行業類別 | 獲批個案宗數(所佔百分比) |
2021年 | …… | 本年至今 |
飲食 | | | |
建造 | | | |
教育服務 | | | |
金融 | | | |
醫療服務 | | | |
酒店及住宿 | | | |
進出口貿易 | | | |
資訊及通訊 | | | |
保險 | | | |
製造 | | | |
專業服務、行政及其他商務支援服務活動 | | | |
地產 | | | |
零售 | | | |
社會工作活動 | | | |
倉庫 | | | |
運輸、郵政及速遞服務 | | | |
批發 | | | |
家庭住户內部工作 | | | |
其他個人服務 | | | |
其他 | | | |
總數 | | | |
(四)
過去3年每年及本年至今,第(二)項所述獲批個案涉及的總發還款額分別為何;
(五)
鑒於據悉,當局委聘私營代辦機構協助執行該計劃,過去3年及本年至今,用以委聘代辦機構的開支,以及代辦機構就該計劃安排的人手分別為何;有否檢視代辦機構協助執行該計劃的成效;及
(六)
會否考慮加強宣傳推廣,提高僱主或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該計劃的認識,使更多人能夠受惠於該計劃?
第12項質詢
(書面答覆)
發展中小學教育樞紐
黃錦輝議員問:
據報,本港少子化的情況日趨嚴峻,中小學陸續面臨被"縮班殺校"。另一方面,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意見認為,香港中小學基礎教育同樣具備發展國際教育的顯著優勢(包括教師均受高質素及系統化培訓,以及課程以中英雙語教學等),政府應善用該等優勢及推出政策,紓緩少子化的衝擊、補充生源及為本港長遠發展儲備人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現時入讀國際學校中小學的內地和海外學生人數分別為何;
(二)
會否考慮新建校舍或改建部分被殺校或有機會被殺校的中小學校校舍,並增加配套設施(例如宿舍),以開辦專門吸納內地和海外學生的中小學;
(三)
有否計劃於內地、周邊的華人地區和海外宣傳及招收學生入讀本地中小學(包括國際學校,以及專門開辦內地課程的學校),以增加本港各類學校的生源;及
(四)
有否計劃,在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同時,將香港建設成為國際中小學教育樞紐;如有,詳情為何;如否,會否考慮有關計劃?
第13項質詢
(書面答覆)
香港紅十字會的捐血服務
管浩鳴議員問:
據悉,近年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的血庫存量不時出現下降至極低水平的情況。有意見認為,本港人口持續老化,在龐大的醫療需求下,預計血液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
過去5年,每年全港血液的總收集量和各公立及私家醫院使用血液的總量;
(二)
過去5年,每年捐血總人數、捐血者總人數佔全港適齡捐血人口的百分比,以及定期捐血者總人數佔全港適齡捐血人口的百分比分別為何(按年齡組別及性別列出分項數字);
(三)
過去5年,每月各捐血站的捐血者總人數、首次捐血者總人數,以及捐血兩次或以上的捐血者總人數分別為何(按年齡組別及性別列出分項數字);
(四)
過去5年,每年香港紅十字會根據"學界捐血計劃"到訪(a)中學和(b)大專院校的總次數,以及當中(i)首次捐血者和(ii)非首次捐血者的總人數分別為何;及
(五)
過去5年,每年香港紅十字會的流動捐血車到訪全港不同地點的總次數,以及當中首次捐血者和非首次捐血者的總人數分別為何?
第14項質詢
(書面答覆)
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
梁文廣議員問:
"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該計劃")實施已有一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截至本月1日,在該計劃下經電腦抽籤獲分配申請名額及完成兩地所有程序,並成功獲運輸署發出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的車輛數目;
(二)
截至本月1日,有關供持有該計劃相關牌證的人士使用的"指定日子預約系統"的以下資料:
(i)
每個出行日子接獲預約的平均數目;
(ii)
每個出行日子可供預約的限額;及
(iii)
接獲最多預約數目的出行日子為何及當日預約限額的使用率;及
(三)
會否考慮進一步縮短預約出行及取消預約出行的期限至指定出行日子前一個曆日的中午12時後,以更好地便利市民使用大橋,充分釋放大橋的效能;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15項質詢
(書面答覆)
便利市民跨境就醫的措施
陳振英議員問:
繼"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實施後,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使用長者醫療券支付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醫療機構治療牙患的費用。另一方面,在內地受僱工作的香港人士須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而在內地生活的退休香港人士可以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據悉兩者均享有與內地居民同樣的社會保險保障。此外,據報已有部分香港保險公司與內地醫療機構合作,採用"直接理賠、無需墊付"方式為香港人士在內地就醫及接受治療提供更簡單及快速的直接結算服務。關於便利香港市民跨境就醫的措施,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統計,現時使用長者醫療券北上治療牙患及參與先導計劃的人數分別為何;若有,兩者的人數是否符合預期;
(二)
有否統計,現時參加強制性和自願性內地醫療保險的香港人士人數分別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
有否計劃,與內地當局研究及推動容許持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香港居民購買內地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四)
會否推出政策,鼓勵更多香港保險公司與大灣區的三甲醫院向跨境就醫的香港人士提供直接理賠服務;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16項質詢
(書面答覆)
啟德發展區的交通配套
鄭泳舜議員問:
據報,啟德發展區內的大型體育設施將於明年初開始試運,而大型體育比賽或盛事,以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的賽事,將陸續在區內舉行。然而,有意見認為,目前前往啟德發展區的行人及車輛道路及相關交通配套明顯不足,而接駁該區及附近地區的中九龍幹線及T2主幹路落成需時。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當局最新估計,中九龍幹線將於2025年才落成,有關工程在施工上要克服甚麼限制才可加快完工;當局會否作出部署讓有關工程可以及早完成,為觀眾提供易達的行車路線及配合全運會的舉行;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當局有何應變計劃,以確保在大型賽事或全運會在啟德發展區舉行期間所帶來的額外車流,不會為周邊地區帶來交通擠塞;
(三)
鑒於政府計劃興建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並連接啟德體育園,但由於該系統的走線沒有延伸至觀塘,當局如何評估該系統在落成後對疏導前往啟德發展區大型體育設施的人流及車流的作用;
(四)
鑒於當局近年提出以"多元組合"模式的環保連接系統取代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而行政長官於《2023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於啟德發展區建設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目前當局就引入多元組合模式的環保連接系統的工作進度為何;在智慧綠色集體運輸落成前,當局有否考慮設計途經或直達啟德發展區大型體育設施的公共交通工具路線(包括巴士、小巴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及
(五)
啟德發展區未來增加的旅遊巴士及私家車泊車位的數量分別為何?
第17項質詢
(書面答覆)
發展"銀髮經濟"
林健鋒議員問:
政府於今年2月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該小組"),以對"銀髮經濟"的市場需求和發展作出研究並給予相關建議。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該小組是否已展開上述研究;若否,原因為何;若是,有關研究範圍有否包括(i)未來5年長者人口比例的趨勢、(ii)即將成為長者人士(即55歲至64歲人士)及長者(即65歲或以上人士)的消費潛力(例如入息、資產及強制性公積金賬户結餘),以及(iii)目前護老行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若有,初步結果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為收集長者消費的數據,當局會否考慮定期對長者的消費活動、人口比例及消費潛力進行研究;若會,有關研究規劃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
鑒於有意見指出,近年本地長者有北上消費的傾向,當局吸引他們留港消費的政策為何;
(四)
會否考慮拓展海外銀髮市場及推動"銀髮旅遊",例如推出措施吸引外地長者到港旅遊消費;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五)
鑒於內地定義銀髮經濟為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政府會否參考此定義,把中青年階段的備老產品和服務(例如抗衰老保健產品、醫美服務和財富規劃及保險產品)納入發展銀髮經濟的計劃中?
第18項質詢
(書面答覆)
戒煙服務
陳永光議員問:
就政府提供的戒煙服務,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3年每年及本年至今,衞生署的綜合戒煙熱線1833 183接獲的查詢數目,以及需要進一步轉介接受各類戒煙服務的個案宗數分別為何;
(二)
是否知悉,第(一)項所述的獲轉介接受戒煙服務的個案當中,成功戒煙的比率為何;
(三)
鑒於衞生署與本地一間醫院於2010年4月1日推出一項使用傳統中醫藥的戒煙計劃,自該計劃推出至今,接受該計劃提供的戒煙服務的個案宗數,以及當中成功戒煙的比率分別為何;過去5年,每年接受該計劃提供的戒煙服務的個案宗數為何;
(四)
鑒於衞生署在本年5月首次推出"中醫戒煙耳穴貼試用計劃",該計劃的推行詳情,以及有否評估戒煙人士對該計劃的反應;及
(五)
當局未來會否投放更多資源協助吸煙人士戒煙;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19項質詢
(書面答覆)
法律援助署支付款項的安排
林新強議員問:
去年1月至6月期間,共有2 326宗法律援助署("法援署")外判案件已完成法律程序(即已和解或作出判決)。就法援署支付款項的安排,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截至上月30日,有多少宗上述案件的律師、專家或其他人士在完成法律程序後的一年內獲法援署全數付款,以及涉及的款額為何;
(二)
上述2 326宗案件中,當局估計尚未完成付款的案件所涉及的款額為何;該等案件中,有多少宗的律師、專家或其他人士已獲預支中期訟費,以及涉及的款額為何;及
(三)
鑒於根據現時的安排,法援署需待收妥應付予受助人和法援署的全部款項後,才會向律師、專家或其他人士支付餘款,當局會否考慮檢討該安排,並研究讓法援署在未收妥全部款項前可向有關人士支付餘款,以加快支付餘款的速度?
第20項質詢
(書面答覆)
優化港鐵藍田站的設施
鄧家彪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港鐵藍田站在1989年落成啟用時,未有充分考慮居民的無障礙出行需要。例如,藍田及茶果嶺一帶的居民分別從藍田站A出口及D出口來往車站大堂時,因欠缺升降機而只能使用扶手電梯。此外,有意見認為,由於高嶺道已有住宅發展項目入伙,而茶果嶺村亦會進行重建,預計藍田站的乘客量將持續增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統計及估計,藍田及茶果嶺在(i)1989年、(ii)現時、(iii)2034年及(iv)2044年的總人口及長者人口分別為何;
(二)
是否知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有否統計及估計藍田站在(i)1989年、(ii)現時、(iii)2034年及(iv)2044年的承載能力及每日平均使用人次分別為何;
(三)
是否知悉,港鐵公司有否統計藍田站A出口及D出口的扶手電梯的設計容量及在繁忙時間的最高使用量分別為何;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
是否知悉,當藍田站A出口或D出口的扶手電梯因機件故障或發生意外而停用時,港鐵公司有何應變措施,以確保乘客仍能來往該等出口的附近地方;
(五)
是否知悉,港鐵公司會否考慮全面更換藍田站A出口及D出口的扶手電梯,以提升其安全性和穩定性;
(六)
鑒於現時港鐵公司提供易達車接載輪椅乘客來往藍田站A出口或D1出口及油塘站B1出口,然而,據報由於易達車每次只能接載一名使用電動輪椅的乘客或兩名使用手動輪椅的乘客並且不設預約服務,需使用該服務的輪椅乘客只能在到達藍田站或油塘站後要求使用該服務,而等候該服務的時間最長達半小時,是否知悉,港鐵公司有否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該服務,以更方便輪椅乘客;及
(七)
是否知悉,港鐵公司有否研究擴建藍田站A出口及D出口以興建斜行升降機(以提供更便捷的無障礙接駁)及/或樓梯(以作分流及疏散用途);如有,進度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21項質詢
(書面答覆)
善用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
劉業強議員問: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深中通道")在上月30日正式通車。有意見認為,深中通道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聯通深圳、廣州和中山三地,大大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城市間的經濟聯繫、人員流動,以及文化和旅遊等交流,對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會否考慮將"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擴展至鄰近深中通道的深圳灣口岸,同時積極與內地部門商討,盡快在深圳灣口岸實施全日通關,便利市民和旅客更好地使用深中通道往來香港和大灣區各個內地城市;
(二)
有否研究,如何善用深中通道推動香港物流業的發展,例如推出措施吸引廣東西部和廣西等地區的公司使用香港的機場和貨櫃碼頭,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中心及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及
(三)
有何措施鼓勵內地和香港的旅遊業界善用深中通道,共同打造大灣區城市一程多站的旅遊產品,從而促進大灣區的旅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