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CB(2)241/98-99(08)号文件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四日
讨论事项

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

长远文化政策



目的

本文件载述政府目前对文化政策的构想,并提供资料说明政府、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展局)和两个临时市政局的工作,特别是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在学校与社会推动艺术而进行的工作。

文化和艺术

2. '文化'的定义涵盖广泛,包括社会各方面的活动,而艺术是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政府一向致力推动香港的艺术发展。政府的艺术政策是提供一个艺术创作及表达自由的环境,以鼓励市民参与艺术活动。政府认定其责任是担当推动的角色,透过提供财政支援(主要经艺展局提供)、教育(透过香港演艺学院(演艺学院)推行)和宣传,以支持演艺团体和推动各种艺术范畴的活动。此外,政府亦负责兴建文化活动场地以提供基建支援。为达致这个目的,政府致力与主要艺术团体,包括两个临时市政局、艺展局和演艺学院等发展伙伴关系。不过,用于艺术(包括表演场地)方面的公共财政资源大部分由两个临时市政局管辖,因此政府所担当的角色有限。

推广文化和文物保护

3. 保护文物和提倡文物教育是文化活动中另一项重要环节。我们根据法定的古物咨询委员会的意见,与古物古迹办事处共同努力保存香港的文物,并加以推广,培养市民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截至目前为止,已公布了67项法定古迹、修复了39座历史建筑物、进行了71次考古发掘工作、出版了57份文物刊物。

4. 为纪念《古物及古迹条例》(第53章)实施二十周年,古物咨询委员会、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和古物古迹办事处合办了文物年计划,在一九九七年全年进行推广和教育活动,包括举办一项'文物与教育国际研讨会'。

5. 保护文物的工作能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并加强香港与祖国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联系。在马湾东湾仔北的考古发掘行动标志着保护遣迹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因为这个考古遗址获选为"一九九七年中国十大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在东湾仔北的重大发现进一步证明香港与內地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渊缘,并有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历史文化。

6. 自香港回归祖国后,市民需要有一个对国家的历史,民族文化逐步增加认识,逐步培养感情的过程。我们通过公民和学校教育开展这项工作。我们鼓励年青人在正规和非正规课程中,学习欣赏传统中国文化。我们也会举办交流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识。民政事务局举办了'香港是我家'及一九九八年青少年暑期活动等公民教育活动,以加深市民对香港社会和文化的了解。

7. 同时,两个临时市政局亦不断透过所举办的活动推广中国文化。临时市政局(临市局)在去年举办的"国宝 - 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以及将于九月底至一九九九年一月举办的'天工开物 - 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便是这方面的例子。

8. 此外,政府支持演艺学院在一九九九至二零零零学年开办'中国传统戏曲'课程,以保存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使其得以在本港继续发展。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9. 政府十分明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可促进本港的艺术领域取得多元化的发展。我们主要经艺展局拨款资助这类活动。

10. 艺展局为文化交流活动计划提供资助,以表支持,并定下目标,在本年年底前为文化交流制定计划。艺展局会就此项目展开研究,并探讨向外地积极推介本地艺术的方法,包括由一九九九年起拨出一笔款项,指定用以支持文化交流计划。

11. 临市局通过举办亚洲艺术节和音乐新文化等国际艺术节,支持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该局并邀请著名的海外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来港表演;及资助香港中乐团、香港舞蹈团及香港话剧团前赴海外巡回演出。此外,临市局也有安排海外国家来港举行展览,以加强本地艺术界对国际艺术的了解。同时亦安排到外国举行展览,推广本地的艺术作品。

12. 虽然除了音乐事务处参与的节目以外,临时区域市政局(临区局)目前沒有与任何国家或海外团体举办国际艺术或文化交流活动,但该局经常应邀参与海外文化交流活动。临区局全年均有邀请海外艺术家表演,此类节目在个别艺术节尤多。为协助举行交流性质的巡回演出,在有机会时,临区局会尽量安排演艺团体在巡回演出前后,上演有关节目,表演收益有助支付制作费或巡回演出的开支。

13. 两个临市局共同管理的音乐事务处定期安排青年乐团/乐队/合唱团到海外作文化交流巡回演出,同时亦接待访港乐团,作为音乐教育服务的重要部分。

14. 八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也很积极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包括暑期班、展览、每年举办访港学人活动、邀请国际知名的学者在研讨会上演讲,以及就各个文化艺术课题举办国际会议,目的是扩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各地的文化。

校內艺术活动的推广

15. 在中小学推广艺术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创作潜质及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欣赏本港及外地艺术的成就。我们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课程(內容涵盖各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文学作品),达致这个目的。多个科目(特别是中国语文、英国语文、美劳、美术与设计、音乐和体育等)的正规课程都已包含艺术元素。举办课外活动(例如学校合唱团、绘尽学会和写作学会等)及校际活动(例如校际音乐节、校际朗诵节和学校舞蹈节等),也有助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此外,'优质教育基金'是学校的另一拨款来源,该基金让学校申请拨款举办文化活动,例如成立乐团和乐队、举办武术和舞狮活动、推广舞蹈和歌唱等,从而协助在学校推动艺术发展。

16. 关于在学校推动艺术教育方面,教育署会为学校提供协助,包括提供教材;协助学校自行设计各个科目的课程纲要;宣传有关推动艺术教育的策畧;举办在职教师训练计划,让教师得悉艺术教育和教学法的最新趋势;以及发还在职教师修读培训课程所缴付的学费。

17. 至于高等教育方面,八间教资会资助院校可各自制定推动文化艺术的计划,以达致全人教育。这些计划以下述一种或多种方式推行:
  1. 学术计划和研究

  2. 课外活动,例如文艺节

  3. 博物馆和特设的文化场地

  4. 行政和咨询组织

  5. 国际交流活动

部分院校已经与校外的文化艺术团体成立委员会,以便推广各项活动。

18. 除了个别院校举办的计划或活动外,八间教资会资助院校还成立了大专院校文化拓展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目标是:

  1. 促进本港高等教育院校的文化艺术发展;

  2. 加强各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

  3. 筹划、统筹和举办跨院校的文化节目。

19. 艺展局已采纳'一生一艺术'*的概念,作为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艺展局的目标是在正规教育和社区发展和推动艺术教育。主要的工作包括:

  1. 加强社会大众认同和接受艺术是全面教育的必要部分;

  2. 爭取支持把艺术教育纳入核心课程內;以及

  3. 促请各大学检讨取录新生的准则,承认非学术科目(包括艺术科目)的优异成绩。

教育署和艺展局已试办一项以高中学生为对象、为期三年的'艺术家驻校计划',以实践'一生一艺术'的概念。

20. 为加深青少年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培养对艺术的兴趣,临市局的演艺团体会安排到各学校免费表演和举办外展活动。一项名为'文化大使计划'的推广活动已经展开,并会安排到各学校举行巡回展览。

普及社区参与艺术

21. 艺展局已于一九九六年定下五年计划,其中一项目标是通过传媒宣传、资讯、正规及社会教育,令更多人能够欣赏和参与艺术。艺展局向本地艺术家或艺术团体提供资助,支持艺术推广计划。举凡直接在香港推动和发展艺术的活动,都会获得优先考虑。每个艺术界别委员会均会预留款项,用以推行社区参与计划。艺展局由本月开始资助出版一份名为《打开》的双语艺术杂志(双周刊),內容涵盖多种类型艺术活动,随《南华早报》免费派发。这本杂志的目的,是让公众更容易接触和了解艺术的资讯,并培育一个健康的艺术评论园地。

22. 临市局明白到艺术教育对提高市民欣赏艺术的能力,十分重要。该局希望建立一种'参与文化',让社会上每个阶层、每个角落的市民都有公平的机会去欣赏和参与艺术。临市局推行的'艺团驻场计划',涵盖了不同艺术形式的教育及发展活动。这项计划让艺术团体以社区文娛中心作为留驻场地,以便向社区推广其创作和教育节目。

23. 临区局也致力进行有助拓展观众的活动,培养市民对本地艺术的兴趣,以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素。临区局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在各方面均以向社会人士推广艺术为目的。除了在文娛中心推行'艺团驻场计划',以及举行具教育意义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大堂表演外,临区局已推行'文化大使计划',邀请艺术家/艺术团体制作外展活动,让社区参与,并举行戶外巡回表演。此外,临区局也会推行'公众艺术计划',向专业艺术家和本港市民订制或购买艺术品,在临区局管理的公共场地展出。

结论

24. 由于'文化'一词含义广泛,如要制定一套文化政策,则这套政策的影响必然会遍及教育、房屋、城市规划、广播及资讯、社会福利,以及工业和经济发展等多项政策层面。基于文化的定义实在太广泛,牵涉太多层面,政府显然不可能制定一套影响市民生活各方面的全面文化政策。

25. 另一方面,政府认为有需要继续支持艺术发展,并致力提供一个丰盛多姿、自由开放、中西文化荟萃的艺术环境。我们会继续确保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以促进多元样化的艺术发展、鼓励创作和文物保护。

'一生一艺术'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

  1. 培育及引发市民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兴趣;

  2. 鼓励市民对最少一种艺术形式作一定程度的参与及建立对艺术终生的兴趣;

  3. 透过正规课程及课外活动,提供广泛接触艺术的机会;

  4. 融汇结合艺术的知识与理论、技巧训练、艺术欣赏及创意与美感触觉的培养;以及

  5. 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社会的生活质素,让文化环境得以延续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