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會議 (會議議程) 2023年4月19日

立法會

議程

2023年4月19日星期三上午11時

I. 
提交本會省覽的文件
II. 
質詢
議員提出22項質詢(6項口頭質詢及16項書面質詢) 
提出口頭質詢的議員
負責答覆的官員 
1.林素蔚議員 
(將遺體移離香港的安排)

保安局局長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
2.簡慧敏議員 
(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3.陳健波議員 
(改善長者社交孤立的措施)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
4.陳振英議員 
(姊妹學校計劃)

教育局局長
5.嚴剛議員 
(加快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6.楊永杰議員 
(在啟德建設綠色智能集體運輸系統)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22項質詢的內容、提出質詢的議員及負責答覆的官員載於附錄2 

III. 
政府法案
首讀及二讀(辯論中止待續)
1.《2023年印花税(修訂)(第2號)條例草案》

政務司副司長
2.
《2023年保險業(修訂)條例草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二讀(恢復辯論)、全體委員會審議及三讀
3.《2023年税務(修訂)(子女免税額及税務寬免)條例草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4.《2022年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修正案動議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修正案載於2023年3月29日發出的立法會CB(3)236/2023(01)號文件)

(辯論及表決安排載於2023年4月17日發出的立法會CB(3)269/2023(01)號文件)

IV. 
議員議案
1.延展附屬法例修訂期限的擬議決議案(2023年第54至62號法律公告)

動議人

李惟宏議員

議案措辭

附錄3
2."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表現"議案

動議人

張欣宇議員

議案措辭

附錄4

2位修正案動議人

林素蔚議員及易志明議員
(修正案載於2023年4月13日發出的立法會CB(3)254/2023號文件)

出席官員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3."加快輸入人力,補充本港勞動力"議案

動議人

邵家輝議員

議案措辭

附錄5

4位修正案動議人

邱達根議員、顏汶羽議員、周文港議員及李鎮強議員
(修正案載於2023年4月14日發出的立法會CB(3)257/2023號文件)

出席官員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
發展局副局長


立法會秘書


附錄1
2023年4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

提交本會省覽的文件
附屬法例法律公告編號
1.《2023年儲税券(利率)(綜合)(修訂)(第2號)公告》2023年第64號
2.《〈2022年僱傭(修訂)條例〉(生效日期)公告》2023年第66號

其他文件
3.保險業監管局
2023-24年度收支預算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提交)
4.二零二二至二三年度第三季核准開支預算所作出的修改報告
《公共財政條例》:第8(8)(b)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提交)
5.資歷架構基金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財務報表(包括審計署署長報告)

(教育局局長提交)
6.政府帳目委員會
就審計署署長第七十八號衡工量值式審計結果報告書提交的補充報告書
(2023年4月 ——— 政府帳目委員會第七十八A號報告書)

(政府帳目委員會主席邵家輝議員提交,並向本會發言)
7.內務委員會有關研究附屬法例及其他文書的第9/2023號報告
(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議員提交)
8.《2022年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報告
(法案委員會主席陸頌雄議員提交)


附錄2
於2023年4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提出的22項質詢



主題

負責答覆的官員 
口頭質詢
1林素蔚議員
將遺體移離香港的安排
保安局局長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
2簡慧敏議員
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3陳健波議員
改善長者社交孤立的措施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
4陳振英議員
姊妹學校計劃
教育局局長
5嚴剛議員
加快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6楊永杰議員
在啟德建設綠色智能集體運輸系統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書面質詢
7林健鋒議員
國際學校的收生情況
教育局局長
8陳月明議員
新界土地的失圖據地段
發展局局長
9陳恒鑌議員
安老院舍及長者房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10梁毓偉議員
兒童及青年服務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11黃英豪議員
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12朱國強議員
偏遠地區的流動電話及流動網絡覆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13吳傑莊議員
職業司機的人手及駕駛安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14林筱魯議員
促進香港與中東地區的交流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
15田北辰議員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申請的審批事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16郭玲麗議員
展翅青見計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17鄧家彪議員
對嚴重智障人士的支援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18陳祖恒議員
支援本地企業拓展全國內銷市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19張欣宇議員
交椅洲人工島
發展局局長
20洪雯議員
向借款企業推出的還息不還本安排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21陸頌雄議員
對離異父母及其子女的支援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22譚岳衡議員
協助餐飲業改善經營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第1項質詢
(口頭答覆)

將遺體移離香港的安排

林素蔚議員問:
有意見指出,中國人傳統講求"慎終追遠"、"先人入土為安"。雖然在新冠疫情肆虐近3年後,本港唯一可供遺體進出內地的沙頭角口岸已恢復正常運作,但有消息指出,本港有家屬仍未能運送先人遺體往內地安葬,導致目前大量遺體只能暫存於殯儀館及醫院殮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入境事務處於過去5年共發出"將屍體移離香港許可證"的數目,以及現時仍滯留及已運離本港的遺體數目分別為何;在已運離本港的遺體中,運往海外及內地的數目分別為何;
(二)
政府有否就遺體運送內地的事宜,與內地相關部門制訂協調機制;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政府會否考慮增加殯儀館數目,以預防及應對將來出現有如新冠疫情肆虐般造成大量死亡個案但殯儀設施不足的危機?


第2項質詢
(口頭答覆)

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簡慧敏議員問: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稱"新計劃"),以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户香港。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新計劃的詳情(例如實施日期、投資門檻、申請資格和宣傳推廣方式)為何;
(二)
鑒於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表的《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提到,當局會就新計劃研究投資範疇在金融資產以外增加有利香港長遠發展的投資類別,有關詳情為何;有關投資類別會否包括有利於建設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國家"十四五"規劃所確立香港成為的"八大中心",或屬高質量發展的領域,例如數字經濟、第三代互聯網,或其他關鍵技術的科研項目等產業;及
(三)
有否制訂評估機制,以衡量新計劃的成效;如有,詳情為何;如否,會否設定新計劃推行兩年內吸引新資金總額和來港居住人數的目標,或資助研究以評估新計劃為香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第3項質詢
(口頭答覆)

改善長者社交孤立的措施

陳健波議員問:
有研究結果顯示,香港長壽長者的數目急劇增加,百歲長者人口由2011年的1 890人增加至2021年的11 575人,升幅超過六倍。此外,與10年前的數據相比,近年長者各項負面情緒均有所增加,更有約三分之一長壽長者經歷社交孤立(即一個月內接觸少於兩名親屬或朋友),影響身心健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檢視,過去3年,長者因疫情而產生心理壓力的求助個案趨勢;如為上升趨勢,政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二)
除了滿足長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外,有何措施深入關注長者的社交情感需要,特別是長者孤獨生活衍生的問題;及
(三)
會否考慮加強推廣樂齡科技的應用,以推動長者多接觸科技,令長者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例如學習透過視像通話等方式和親友聯繫,從而避免社交孤立,以及享受長壽而快樂的老年生活;如會,詳情為何?


第4項質詢
(口頭答覆)

姊妹學校計劃

陳振英議員問:
"姊妹學校計劃"(下稱"該計劃")早於2004年推行,現時約有780‍所公帑資助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締結成超過2 100對姊妹學校,平均1間本地學校與約2.7間內地學校締結姊妹學校關係。參與該計劃的本地學校可申請"姊妹學校計劃津貼"(下稱"該津貼")。此外,《2022年施政報告》提及,目標在本年內把參與該計劃的本地學校數目增加百分之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現時分別有多少間本地學校(i)未有與內地學校、(ii)‍只與1間內地學校、(iii)與2間內地學校,以及(iv)‍與3間或以上內地學校,締結姊妹學校關係,以及該分布是否與當局的預期相符;若是,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過去3年,每年曾舉辦交流活動的姊妹學校的數量、有關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以及政府有否為本地學校提供特別支援;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除該津貼外,有何措施鼓勵更多學校參與該計劃,以達到《施政報告》所定下的增長目標?


第5項質詢
(口頭答覆)

加快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

嚴剛議員問:
有意見指出,行政長官在今年全國兩會後,與國家科學技術部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下稱"《安排》"),突顯中央對於香港加快推動創科發展及成果落地的充分重視,如何在最短時間看到實際成效成為中央及香港各界的重點關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會否在適當時間公布《安排》的行動路線圖和時間表;
(二)
鑒於有意見認為,引進大型創科企業能快速帶動區域創科產業的發展,政府在北部都會區的策劃過程中,能否以創新思維批地,例如在其與大型創科企業簽訂達一定投資總額和創造一定數目就業職位的承諾後,以優惠條件及在最短時間內,提供土地予這些企業率先發展;及
(三)
目前有多少間創科機構或企業正洽商進駐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該園區會否與位於深圳福田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合一管理?


第6項質詢
(口頭答覆)

在啟德建設綠色智能集體運輸系統

楊永杰議員問:
據悉,內地高架集體運輸系統"雲巴"由動力電池供電,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和建造空間小,適用於各種複雜地形,並設有快速逃生通道,而且建造成本低。有意見指出,雲巴能為啟德建設綠色智能集體運輸系統(下稱"綠色智能系統")提供新思路。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考察外國或內地的綠色智能系統,包括雲巴;若有,詳情為何,以及哪些綠色智能系統適用於啟德前跑道區;若否,原因為何及何時進行考察;
(二)
會否就建設九東雲巴運輸系統進行可行性研究(走線始自啟德車站廣場沿沐泰街和承豐道延伸至啟德前跑道區盡頭,後橫跨觀塘避風塘至茶果嶺海濱長廊,再沿茶果嶺道延伸至港鐵油塘站);若會,時間表及路線圖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會否引入內地的製造商及營運商在啟德建設綠色智能系統,以提高成本效益;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第7項質詢
(書面答覆)

國際學校的收生情況

林健鋒議員問:
教育局早前指出,部分國際學校的非本地學生因疫情跟隨家人離港返回原居地生活,導致該等學生的流失率較往常為高。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5個學年,每年在香港營運的國際學校數目,以及該等學校的學額數目及學生人數(包括本地及海外學生分別所佔的人數及百分比),並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二)
全港國際學校最新的剩餘學額數字,並按香港島、九龍及新界3個區域以表列出分項數字;過去3年,每年國際學校剩餘學額的增長百分比為何;
(三)
隨着香港恢復全面通關,當局如何評估未來3年本港國際學校的非本地學生的收生情況;當局會否因應疫情緩和,考慮重新收緊國際學校錄取本地學生的比例要求;若否,原因為何;及
(四)
當局在未來一年計劃採取甚麼措施支持本港國際學校體系的長遠發展?


第8項質詢
(書面答覆)

新界土地的失圖據地段

陳月明議員問:
據悉,在1898至1904年期間,政府為新界土地進行測量和繪製丈量約份圖,以作記錄業權和稅收之用。然而,以現今的標準來說,當年製作的圖則比較簡略及不完整,以致經常因地界不清晰而造成糾紛,包括出現"失圖據地段"(即當土地業權人要求政府確定一幅土地的界線時,經搜尋政府紀錄後,仍無法確立其位置的地段)的問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統計新界範圍內的失圖據地段;若有,以表列出新界各區的相關地段;若否,有否計劃作出統計;
(二)
過去10年,土地業權人就失圖據地段向政府求助的個案數字,以及政府處理有關個案的機制為何;及
(三)
鑒於有意見認為,因應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政府將會進行大量的收地工作,(i)政府在收地時會如何更靈活地處理北部都會區內的失圖據地段,以及(ii)在政府按法例收回土地的情況下,政府會否就有關土地業權人可就失圖據地段向政府申索設定時間限制?


第9項質詢
(書面答覆)

安老院舍及長者房屋

陳恒鑌議員問:
《2022年施政報告》建議提供更多誘因,鼓勵發展商在私人發展項目興建安老服務設施。關於安老院舍及長者房屋,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鼓勵在新私人發展物業內提供安老院舍院址計劃"要求安老院舍院址須設於新建的建築物內,有關院址才符合資格獲豁免繳付地價,新建的建築物是否容許有其他用途(例如長者房屋、以青年為對象的資助房屋及一般住宅等);如是,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鑒於政府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安老服務的政策方針,而香港房屋協會及部分私人發展商亦有提供長者房屋項目(例如"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位於跑馬地的曦蕓居和位於九龍城的蔚盈軒)予合資格長者,政府會否提供明確指引及推出政策,鼓勵私人發展商提供該類房屋;如會,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
鑒於財政司司長於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表示,決定提高每個私人發展項目能受惠的安老院舍面積,並建議進一步寬免該等樓面計入項目可容納的最高樓面面積,以增加優質私營安老院的供應,政府會否鼓勵發展商附加其他增值服務於新建的安老院舍中(例如以10%的總樓面面積為限,附設小教堂、咖啡室、診所及培訓中心等設施),以產生更多協同效應;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
鑒於現時安老院舍的營辦人可透過"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申請輸入護理員,當局會否考慮容許在新建的安老院舍多建一至兩層樓層作為該等護理員的宿舍;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10項質詢
(書面答覆)

兒童及青年服務

梁毓偉議員問:
關於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和兒童及青年中心,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5年,每年每間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和兒童及青年中心平均所得的撥款金額及按年變幅,以及每間中心的平均人手編制及按年變幅;
(二)
過去5年,各區議會分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和兒童及青年中心的會員人數、當中6至14歲及15至24歲會員的人數及百分比,以及該等人數佔同區同年齡組別人數的百分比;
(三)
鑒於《青年發展藍圖》提及,當局將檢視社會福利署經常資助的青年福利服務,有關工作的進展及時間表為何;當局會否就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和兒童及青年中心的服務作出優化,以配合該藍圖訂下的目標;如會,詳情為何,以及會否諮詢相關持份者;如否,原因為何;
(四)
當局有否向各區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和兒童及青年中心提出服務主題或服務重點要求,以配合政府對青年發展的整體目標,並按地區人口結構及服務需要作調整;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
鑒於有意見認為,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和兒童及青年中心提供多元及廣闊的服務,其中涉及指導和輔導兒童及青少年,以至支援弱勢家庭,其活動亦要按兒童及青少年的生活和文化模式與時並進,當局會否全面調整該等中心的財政支援、人手編制,以至津貼及服務協議內的各項服務量指標等,從而令該等中心能更精準及深入地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服務?


第11項質詢
(書面答覆)

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黃英豪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跨境電子商務("電商")作為新的貿易渠道,將帶動整個貿易鏈發展。此外,2021年內地的零售消費總額達50萬億港元,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消費品市場。因此,香港的進出口貿易及物流業必須順應發展的趨勢,拓展與內地的跨境電商,並藉此將過去傳統的貿易模式升級轉型為線上及線下相結合的現代貿易多元化模式,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就本港進出口業未來發展進行檢討和研究,包括探索利用科技發展業務,以及會否在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下,設立"電商發展專員"一職和專責小組,以推進電子商貿行業的數碼網絡和電商平台建設,並積極參與制訂區域電商貿易規則,為電商發展訂立更長遠的價值基礎;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鑒於在本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5億元協助數碼港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協助中小企業應用現成的基礎數碼方案配套實現數碼轉型,當局會否考慮將該計劃的目的擴大至涵蓋協助企業把電子商貿模式融入傳統的進出口渠道,以更貼近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並把預留款項增至10億元;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會否深入探討如何協調粵港澳當局就其產品訂立統一認證標準,並為符合標準的產品開通綠色通道,以方便該等產品首先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流通?


第12項質詢
(書面答覆)

偏遠地區的流動電話及流動網絡覆蓋

朱國強議員問:
政府早於2018年推出"擴展光纖網絡至偏遠地區鄉村資助計劃"("資助計劃"),以提升位於偏遠地區鄉村的光纖網絡覆蓋,並為推展其他不同類型的電訊服務(包括第五代("5G")流動服務)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然而,有意見指出,現時仍有不少鄉村、寮屋區及邊境地區的流動電話及流動網絡質素欠佳,以及5G網絡覆蓋率未如理想,窒礙該等地方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智慧城市的建設。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現時新界及離島鄉郊和偏遠地區的流動電話及5G網絡的覆蓋率為何;
(二)
政府有否計劃進一步擴展資助計劃,包括但不限於由政府主導或資助流動網絡營辦商興建電訊基建設施(例如5G無線電基站("基站")),令偏遠地區的居民及未納入資助計劃的鄉村居民受惠;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有鄉郊地區土地的業權擁有人或佔用者在與固定網絡營辦商磋商光纖入户及基站建設時遇到困難,有關的民政事務處會否聯同有關的鄉事委員會及鄉郊代表進行跨部門合作,以向有關村民提供支援(包括但不限於協助擬訂合約、進行宣傳推廣,以及提供相關資訊);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13項質詢
(書面答覆)

職業司機的人手及駕駛安全

吳傑莊議員問:
據報,涉及職業司機的交通意外導致嚴重傷亡的事件時有發生,而近日發生一宗嚴重交通意外,涉事的84歲的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被捕。關於職業司機的人手及駕駛安全,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目前全港各車輛類別職業司機的數目為何;過去3年,每月涉及職業司機的交通意外宗數及傷亡數字為何,並按車輛類別、涉事司機年齡組別及傷亡情況列出分項數字;當局有否統計及分析甚麼車輛類別及年齡組別的職業司機涉及較多的交通意外及傷亡人數,以及該等數字有否上升趨勢;
(二)
鑒於有意見認為,雖然現行法例規定年屆70歲的司機必須向運輸署提供由註冊醫生簽發的體格檢驗證明書才能續領有效期為1年或3年的駕駛執照,但是任何年齡的職業司機也有染病或患有隱疾的機會,因此任何年齡的職業司機都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政府會否考慮檢討職業司機的體檢機制、加強對職業司機的健康要求,以及為職業司機的年齡訂定上限;
(三)
鑒於有意見認為,職業司機工時長及缺乏發展空間令年輕人不願入行,導致該職業青黃不接的情況嚴重,當局會否推出短期措施以紓緩職業司機人手不足的問題(例如輸入外地司機並向他們提供適當培訓);及
(四)
鑒於據悉,內地和外國已使用無人駕駛公共交通工具,例如自動駕駛系統和智能網聯汽車,政府會否完善相關法規加快落實自動駕駛系統在港的使用,以紓緩職業司機人手不足的問題及提升交通安全?


第14項質詢
(書面答覆)

促進香港與中東地區的交流

林筱魯議員問:
中東地區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有意見認為,本港應積極拓展中東地區市場以吸引更多旅客來港,從而促進民心相通。關於促進香港與中東地區的交流,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政府有否在中東地區推廣香港的穆斯林旅遊,以吸引中東地區旅客來港;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政府有否制訂政策措施,促進香港與中東地區的文化藝術、教育及人員交流,以協助香港市民更了解伊斯蘭文化,並吸引更多中東地區人士來港;如有,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據悉,中東地區人士大多遵守伊斯蘭教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及使用的產品皆需符合"清真認證"的標準,政府有否監管在本港提供清真認證服務的機構及確保經其認證的產品符合伊斯蘭教法的要求,以及會否協助企業拓展其他符合清真認證標準的服務,例如清真物流?


第15項質詢
(書面答覆)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申請的審批事宜

田北辰議員問:
本年2月,傳媒報道一名有刑事紀錄的內地人士獲批"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的簽證/進入許可,事件引起關注。據報,當局於事件曝光當日指,高才通計劃的申請人無須申報犯罪紀錄。當局於同日深夜表示,入境事務處將調整高才通計劃的申請流程,即申請人必須在電子申請表上申報有否刑事定罪紀錄。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高才通計劃對申請人的收入或工作年資及學歷有一定要求,申請人申報有關資料後,當局有否作出查核;如有,為何當局在上述個案經傳媒報道後才發現有關申請人涉嫌以虛假陳述獲得高才通計劃的簽證/進入許可;如否,原因為何;
(二)
鑒於據悉,高才通計劃的申請人多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除了刑事定罪紀錄外,該計劃有否就申請人的專業操守及紀律訂立要求;如否,原因為何,以及會否訂立相關要求;及
(三)
有否審視,至今已獲批的申請,是否完全符合有關的審批要求?


第16項質詢
(書面答覆)

展翅青見計劃

郭玲麗議員問:
據報,本港青年失業問題嚴重。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間,20歲至29歲人口的失業率為5.9%。另一方面,政府推出"展翅青見計劃"("該計劃"),為合資格的15歲至24歲青年提供求職平台,配合一站式職前和在職培訓,以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5年,每年參與該計劃在職培訓的學員人數,並按學員的年齡分布,以及培訓涉及的行業和職位列出分項數字;
(二)
過去5年,每年分別有多少名完成該計劃的學員(i)從事與在職培訓相關的工作、(ii)從事與在職培訓不相關的工作,以及(iii)未能銜接就業;及
(三)
當局會否定期檢視該計劃的項目,以及完善收生情況未如理想的課程(例如更新、重新設計或刪減課程內容);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第17項質詢
(書面答覆)

對嚴重智障人士的支援

鄧家彪議員問:
據悉,從特殊學校畢業並需要使用導管餵食的嚴重智障人士在申請政府提供的住宿服務時,會被社會福利署("社署")評定為有"極高護理需要"及"超逾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範圍",以致只能輪候入住小欖醫院。有嚴重智障人士的照顧者認為,住院式照顧令該等人士缺乏與外界互動的機會,不但忽視其公平發展權利,更可能使其生活技能不進反退;此外,現時胃造口微創手術普及,餵食及護理有關病人較以前簡單,有入住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的嚴重智障人士在進行胃造口手術後能繼續居於原有院舍,反映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應有能力為該等人士進行護理。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社署有否計劃審視、檢討並調整"殘疾人士住宿服務評估機制"(包括"殘疾人士住宿服務評估工具")及"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的住宿服務分配機制,例如因應護理科技的發展,調整不同服務對象的護理需要級別,並相應開放合適的院舍名額供嚴重智障人士輪候;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現時小欖醫院智障護養服務的輪候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為何;是否知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未來5年將增加多少張智障護養服務病床,以及有否考慮在其他醫院(特別是位於市區的醫院)增設有關服務,以讓照顧者能更方便探望接受有關服務的人士;
(三)
鑒於據悉,部分照顧者需頻繁陪同居於家中的嚴重智障人士來回醫院、院舍及/或日間中心,並需自費購買復康用品,以致經濟及精神負擔沉重,政府會否考慮(i)增加適合嚴重智障人士的日間及住宿暫託服務名額,以及(ii)放寬"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的申請條件;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
鑒於有嚴重智障人士的照顧者反映,需要使用侵入性機械呼吸器或接受血液透析的智障人士,並不符合醫管局智障護養服務的申請資格,而其他資助及私營院舍有可能以各種理由拒絕接收該等人士,當局有何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第18項質詢
(書面答覆)

支援本地企業拓展全國內銷市場

陳祖恒議員問:
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為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增強自身的發展動能,香港要拓展全國內銷市場。然而,有紡織及製衣業等工商界人士反映,由於部分內地私營企業在信貸及財務資料的披露較參差,令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及保險公司未能充分掌握有關信貸資料,以致普遍對內地私營企業的信貸風險所作評估過高,造成本港企業在向內地買家出口貨品並購買相關出口信用保險("信保")時,出現拒絕承保或保費高昂的情況,令本港企業在拓展全國內銷市場上有困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於去年5月回覆本人質詢時表示,信保局正積極研究如何能更加掌握內地公司的信貸資料,包括加強與相關機構,如信用調查公司及保險同業的合作,和透過再保險公司分擔風險等,以進一步提高對內地市場的承保業務,該等工作的進度和詳情為何;
(二)
是否知悉,信保局會否考慮與內地銀行或金融機構加強合作,以承保更多本港出口商與內地買家貿易時的信保保單;及
(三)
鑒於有意見指出,國內電子商貿平台及跨境電子商貿產業發展迅速,政府有何具體策略和方針(包括促進跨境物流和第三方跨境支付,以及應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支援香港企業把握國家電子商貿的發展機遇,以拓展全國內銷市場,並助力國家加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第19項質詢
(書面答覆)

交椅洲人工島

張欣宇議員問:
政府在去年12月向本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就"中部水域人工島研究"提交的討論文件("該文件")指出,交椅洲人工島("人工島")將提供土地發展新一代核心區域、增加房屋供應及發展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而支援人工島發展的運輸基建設施可大幅提升維港都會區與北部都會區的連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政府在該文件表示,會為人工島制訂一套能應對沿岸災害的初步計劃,政府有否考慮就海平面上升而帶來的影響推出防禦措施,以及會提供的海岸防護設施能否抵禦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破壞;
(二)
鑒於政府建議在人工島興建可容納50至55萬人口的住宅單位,有否估計,擬議的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的設計容車量能否應付該人口帶來的需求;
(三)
鑒於根據2021年10月公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最終報告,香港在2048年將欠缺約2 600至3 000公頃土地,政府的最新推算(包括(i)‍房屋用地、(ii)經濟用地及(iii)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休憩用地及運輸基建設施用地欠缺的土地)為何;
(四)
鑒於政府在該文件指出,人工島由3個島嶼組成(即A島至C島),填海工程的先後次序及該次序的理據為何;
(五)
鑒於人工島項目的公眾諮詢已於上月31日結束,該諮詢採用的形式、公眾參與活動的詳情及時間表,以及諮詢期內所收集意見的總數為何;
(六)
鑒於政府會研究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登陸屯門東後西延至屯門西的可行性,但該文件未有把該研究納入人工島整個規劃的研究範圍內,原因為何;及
(七)
有何新措施減少人工島項目填海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第20項質詢
(書面答覆)

向借款企業推出的還息不還本安排

洪雯議員問:
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分別於2019年12月及2020年4月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推出"九成信貸擔保產品"和"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該兩項計劃"),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貸款,而借款企業可透過"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為其在該兩項計劃下的貸款申請還息不還本安排。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自該兩項計劃推出以來,每月接獲及批准的申請宗數、申請還息不還本安排的企業數目(按首次申請及續期申請分別列出),以及涉及還息不還本安排的貸款金額分別為何;
(二)
該兩項計劃的借款企業申請還息不還本安排的個案宗數(及實行有關安排的平均月數)分別為何,並以下表按實行還息不還本安排的月數列出分項資料;

實行還息不還本安排的月數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
個案
宗數
實行還息
不還本安排
的平均月數
個案
宗數
實行還息
不還本安排
的平均月數
12個月或以下    
12個月以上及24個月或以下  
24個月以上及36個月或以下  
36個月以上  
(三)
該兩項計劃的借款企業於還息不還本安排期間,因無法償還利息而破產的個案數目及比率,以及該等個案所涉及的總貸款金額分別為何;
(四)
鑒於本地經濟仍處於恢復初期,政府有否計劃延長該兩項計劃的還息不還本安排;及
(五)
鑒於即使經濟開始復蘇,有中小企業仍因難以支付在還息不還本安排下的利息支出而遭銀行申請破產,有中小企業反映,其生意已有起色,只是需要稍長時間才能恢復現金流以償還利息,政府會否考慮因應現時經濟仍處於復蘇初期,在還息不還本安排以外推出有時限的特別計劃,讓企業可償還一個比貸款利息更低的最低還款額,以令它們獲得緩衝期及避免破產?


第21項質詢
(書面答覆)

對離異父母及其子女的支援

陸頌雄議員問:
社會福利署("社署")於全港設立5間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共享親職支援中心"("中心"),為分居、正辦理離婚、離婚的父母("離異父母")及/或其子女提供一站式的共享親職支援服務,以協助離異父母以"兒童為本"的原則履行父母責任,強化親子聯繫,並支援受父母離異及家庭轉變影響的子女,促進子女身心健康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過去4個財政年度,每年:
(一)
每間中心的以下資料:(i)新增個案數量、(ii)重啟個案數量、(iii)‍終結個案數量、(iv)累積個案數量,以及(v)輪候服務的家庭數量;
(二)
每間中心提供的(i)探視服務節數、(ii)交接服務節數,以及(iii)協助監督交接服務節數;
(三)
每間中心的終結個案中,接受(i)0至5節及(ii)6節或以上的探視或交接服務的個案數量;
(四)
每間中心舉辦的(i)活動數量及(ii)小組數量;
(五)
每間中心舉辦的兒童小組及活動中,(i)0至5歲、(ii)6‍至12歲,以及(iii)13歲或以上的參加者人數;及
(六)
就兒童管養權、探視權、照顧及管束權等事宜,社署的以下資料:(i)新增個案數量、(ii)重啟個案數量、(iii)終結個案數量、(iv)累積個案數量、(v)已完成的社會調查報告數量,以及(vi)社工被要求出席法庭聆訊的次數?


第22項質詢
(書面答覆)

協助餐飲業改善經營

譚岳衡議員問:
有意見認為,香港部分食肆近年出現食物質素下降及貨不對辦,以及服務水平欠佳的問題,有損香港的旅遊吸引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何措施協助本港餐飲業把握後疫情時代的機遇,以及保持本港作為享譽全球的"美食之都"的優勢;
(二)
有何新措施加強適用於餐飲業的法例及法規的執行和宣傳;
(三)
有否在食肆員工的培訓及招聘方面提供支援,以幫助業界盡快補充人手,從而緩解人力短缺帶來的負面影響;及
(四)
有否措施鼓勵餐飲業進行數碼轉型,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服務水平及管理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