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04/20-21

主題: 環境事務建造及建築、公共衞生、耐熱能力


香港應對都市酷熱天氣的措施

海外地方應對都市酷熱的經驗

為特定社群/易受酷熱天氣影響人士提供針對性的紓解措施

  • 澳洲不時受熱浪影響,當地部分州份/城市為有較高風險患上與高溫相關疾病的社群,尤其是長者及無家者,提供即時紓解措施。例如,西澳洲訂有政策,在夏季向包括長者與退休人士在內的合資格居民發放冷氣費回扣。回扣款項每年發放一次,金額相等於每月約60澳元(334港元),旨在為酷熱地區的居民提供電費津貼。在2018-2019年度有逾3 000人獲發放回扣,州政府承擔的相關開支為886,000澳元(490萬港元)。16註釋符號代表回扣適用於南緯26度線以北約140個城鎮。請參閱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2020)及Western Australia State Budget (2019)。
  • 墨爾本為應對極端高溫,自2014年起推行為無家者而設的計劃,範圍不但涵蓋露宿者,亦包括居住於臨時或不適切房屋的人士。有別於西澳洲為特定社群提供冷氣費回扣的政策,墨爾本會在酷熱日子為無家者提供免費電影門票泳池入場證。計劃開支由墨爾本政府承擔,並透過當地相關非牟利機構協助分發門票/入場證予弱勢社群,以確保有需要的人士能在清涼舒適的環境下避暑。17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City of Melbourne (2019)。 此外,無家者在極端高溫下,可到24小時開放及提供免費膳食的社區咖啡室避暑。
  • 房東或許同樣有責任提供酷熱紓解措施。為處理擠逼及通風不良寓所引發的高溫問題,多倫多更新了附屬法例,規定房東須維修或更換損壞的冷氣設備。18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City of Toronto (2020a)。 大抵由於多倫多建築物較寬敞,當地正討論考慮額外要求業主在物業公共空間加設遮陽設施,以及設置冷氣消暑室(cool rooms),讓租客避暑。有關建議可特別惠及殘疾人士和家中沒有冷氣設備的居民。

加強公共地方的酷熱紓解措施/增設避暑中心

在城市建築設計融入綠化元素

促進降溫策略科研合作

  • 另一方面,新加坡相當重視城市降溫研究。當地政府在2020年財政預算承諾撥款近10億新加坡元(56億港元),用作支援研究城市可持續發展策略,重點之一是降溫科技與可再生能源。34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Singapore Budget (2020)。 在2017年推出的新加坡降溫計劃(Cooling Singapore project),是國家資助的重點研究項目。該計劃由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撥款進行,與當地及海外研究機構合作,旨在研發方案,應對新加坡的都市酷熱天氣問題。
  • 儘管新加坡的降溫計劃目前仍在進行,但已提出共86項特別適用於當地情況的潛在方案,其中包括興建吸熱較少的綠化(即種有植物的)停車場;推廣天台農圃,以達至綠化及穩定糧食供應的雙重目標;應用隨溫度及光線而改變形狀與顏色的智能遮陽裝置;以及興建高度不一的建築物,營造通風廊效應。35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Cooling Singapore (2017)。 新加坡在該計劃下成立專案小組,旨在結合城市降溫研究和政策實踐。該小組由14個其他政府部門及研究機構組成,包括市區重建局,以期將研究成果轉化成政策。36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URA (2019)。

結語

  • 全球溫度日漸上升,酷熱天氣漸趨頻繁,促使更多地方推行新措施以應對高溫。澳洲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城市為市民,尤其是有較高風險患上與高溫相關疾病的社群,提供即時酷熱紓解措施。部分地方亦採用高科技,為街道以至巴士站等公共空間降溫。此外,多倫多及新加坡均從當地建築設計入手,以助降低城市溫度;新加坡更投入巨額撥款推廣城市降溫研究。上述策略和創新方案均可供香港參考借鑒,以建設一個更環保、健康宜居及抗熱能力更高的都市環境。


立法會秘書處
資訊服務部
資料研究組
盧建欣
2020年11月2日


附註:

1.城市熱島指氣溫高於鄰近郊區的都會區。溫度差距源自人類活動製造的熱力,例如生產製造、交通運輸及供冷/供暖運作,而城市基建密集和綠化植物減少,更令熱力積聚不散。

2.請參閱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3.請參閱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0a及2020b)。

4.議員過去3年曾數度就相關議題提出關注。請參閱 GovHK (2018a)、GovHK (2018b)及GovHK (2019)。

5.澳洲及加拿大近年夏季均曾出現熱浪。據估計,多倫多在2040年至2050年間將有66日的最高氣溫錄得超過攝氏30度。請參閱 City of Toronto (2019b)及BBC (2019)。

6.請參閱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 (2019)。

7.請參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8年)。

8.政府目前未有特別為不適切房屋居民提供酷熱紓解措施。本地一間電力公司與政府簽訂服務續期協議後,承諾會從節能基金撥款支援弱勢社群。例如,該電力公司承諾每年向10 000個分間樓宇單位住戶提供財政資助(500港元)。請參閱CLP Power (2018)。

9.綠色植物可遮擋陽光,降低溫度,相比沒有遮擋的表面,綠色植物可令氣溫降低攝氏11度至25度。請參閱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19)。

10.部分例子包括在合適的構築物進行天台綠化、路旁綠化及規定面積超過1 000平方米的用地須有至少20%-30%綠化覆蓋。請參閱GovHK (2018a)及Development Bureau (2019)。

11.綠建環評是香港的綠色建築評估工具,以建築物料、能源使用及用水等準則為指標。根據綠建環評,採用遮陽設施、淺色物料、綠化屋頂等降溫設計的項目可獲加分。

12.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先決條件,包括將項目在綠建環評認證計劃下登記,並須遵守其他可持續建築設計標準(如樓宇間距及綠化覆蓋等)。這項機制現正進行檢討,當中有意見認為,建築項目不僅須獲綠建環評的認證登記,亦須獲得指定評分認證(如金級或鉑金級),才能申請總樓面面積寬免。請參閱Buildings Department (2014)及GovHK (2020)。

13.請參閱Hong Kong Green Building Council (2017)。

14.請參閱經濟日報(2015年)及明報周刊(2017年)。

15.屋宇署的結論指出,該宗事故是由於結構荷重偏高、增設綠化覆蓋面及積水導致頂部荷載過重。雖然屋宇署事後已發出通告函件提醒業內人士關於屋頂綠化的技術事宜(如荷載和排水),並發出指引以教育公眾相關的安全事宜,但據報該宗事故發生後,部分學校將綠化屋頂移除。請參閱Buildings Department (2017)及端傳媒(2016年)。

16.回扣適用於南緯26度線以北約140個城鎮。請參閱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2020)及Western Australia State Budget (2019)。

17.請參閱City of Melbourne (2019)。

18.請參閱City of Toronto (2020a)。

19.這些地點為無家者提供必要的服務,例如休息空間、膳食和服務轉介。

20.請參閱City of Toronto (2019a)。

21.請參閱Temasek (2018)。

22.請參閱City of Sydney (2020)及Low Carbon Living CRC (2019)。

23.據估計,如市內路面反射率由10%增加至35%,氣溫可降低攝氏0.6度。請參閱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12)。

24.請參閱世界綠色組織(2017年)。

25.住宅、機構或商業發展項目的綠化規定介乎可用屋頂空間20%至60%,視乎建築面積而定。請參閱City of Toronto (2020b)。

26.降溫屋頂有特別塗層,能折射更多陽光及減少吸熱。

27.計劃涵蓋總樓面面積少於2 000平方米的新建築物,以及某些學校和非牟利團體的項目。合資格綠化屋頂項目每平方米可獲100加拿大元(575港元)資助,降溫屋頂項目每平方米則可獲2加拿大元至5加拿大元(11港元至29港元)資助。請參閱City of Toronto (2020c)。

28.請參閱C40 Cities (2018)。

29.所有總樓面面積不少於2 000平方米的建築物須獲至少50分,才可獲發綠色建築標誌計劃(Green Mark)的認證。該計劃是新加坡的綠色建築評估工具,會就能源及用水效益等評估項目並予以評分,如建築項目加入綠化元素(如綠化屋頂與空中花園)及復種樹木等都市降溫設計可獲加分。評分較高(即金級或鉑金級)的發展項目將獲額外總樓面面積獎勵。請參閱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 (2008)。

30.位處核心重點地區的發展項目,須至少以同等面積的新綠化植物補償損失的綠化植物。有關地區的例子包括濱海灣(Marina Bay)、加冷河畔(Kallang Riverside)及裕廊商業區(Jurong Gateway)等。請參閱URA (2017b)。

31.打造翠綠都市和空中綠意計劃就城市農圃、綠化屋頂及太陽能板項目給予總樓面面積豁免,條件是將機電設備(如樓梯及電梯系統)由天台移至最高3個樓層的其中一層。

32.請參閱URA (2017a)。

33.請參閱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2017)。

34.請參閱Singapore Budget (2020)。

35.請參閱Cooling Singapore (2017)。

36.請參閱URA (2019)。


參考資料:

香港

1.Buildings Department. (2014) Practice note for authorized persons, registered structural engineers and registered geotechnical engineers.

2.Buildings Department. (2017) Press releases: Buildings Department releases final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roof structure collapse at CityU sports hall.

3.CLP Power Hong Kong. (2018) CLP Power launches community energy saving fund to champion low-carbon living and help people in need.

4.Development Bureau. (2019) Purpose and objectives of Greening, Landscape and Tree Management Section.

5.GovHK. (2018a) LCQ6: Hot weather.

6.GovHK. (2018b) LCQ9: Climate change.

7.GovHK. (2019) LCQ3: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8.GovHK. (2020) Land and Development Advisory Committee holds meeting.

9.Hong Kong Green Building Council. (2017) Hong Kong report on the state of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10.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0a) Statistics of special weather events.

11.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0b) The year's weather - 2019.

12.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 (2019) Long Term Housing Strategy Annual Progress Report 2019.

13.世界綠色組織:《地球 • 敢「動」日 2017 之與領袖 • 敢「動」行暨「綠色步行指數」發佈會》,2017年。

14.《政府倡綠色建築 私樓推行難》,《經濟日報》,2015年5月14日。

15.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氣溫調查及暑熱對籠屋、板房、劏房及天台屋租戶生活影響問卷調查報告》,2018年。

16.《專訪「屋頂綠化」之父: 香港植物被政府迫上天台,又被害得下塌》,《端傳媒》,2016年5月26日。

17.《【綠色建築】黃錦星決戰民間:香港綠色建築何去何從?》,《明報周刊》,2017年10月25日。


澳洲

18.BBC. (2019) Australia heatwave: Nation endures hottest day on record.

19.City of Melbourne. (2019) Welcome relief for homeless in summer heatwave.

20.City of Sydney. (2020) Cooling down our city.

21.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2019) Apply for an energy concession.

22.Low Carbon Living CRC. (2019) Cooling Sydney Strategy: Planning for Sydney 2050.

23.Western Australia State Budget. (2019) 2019-20 Budget papers.


加拿大

24.C40 Cities. (2018) City of Toronto's Eco-Roof Incentive Program and Green Roof Bylaw.

25.City of Toronto. (2019a) Hot weather response framework.

26.City of Toronto. (2019b) Strengthening heat resilience in the City of Toronto.

27.City of Toronto. (2020a) Bylaw enforcement - low heat - no heat - air-conditioning - residential properties.

28.City of Toronto. (2020b) City of Toronto Green Roof Bylaw.

29.City of Toronto. (2020c) Eco-Roof Incentive Program.


新加坡

30.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 (2008) The Code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Buildings.

31.Cooling Singapore Project. (2017) Strategies for Cooling Singapore.

32.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2017) Speech by 2M Desmond Lee at Opening Ceremony of GreenUrbanScape Asia 2017.

33.Singapore Budget. (2020) Sustaining Singapore's success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34.Temasek. (2018) Feeling the Heat? This Bus Stop Keeps You Cool - and Safe.

35.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2017a) Enhanced LUSH to take urban greenery to new heights.

36.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2017b) Updates to the Landscaping for Urban Spaces and High-Rises (LUSH) Programme: LUSH 3.0.

37.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2019) Ways to beat the heat.


其他

38.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Hospital admission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other weather phenomena and pollution levels in an urban setting in China.

39.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12) Reducing urban heat islands: Compendium of strategies.

40.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19) Using trees and vegetation to reduce heat islands.



資訊述要為立法會議員及立法會轄下委員會而編製,它們並非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亦不應以該等資訊述要作為上述意見。資訊述要的版權由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下稱"行政管理委員會")所擁有。行政管理委員會准許任何人士複製資訊述要作非商業用途,惟有關複製必須準確及不會對立法會構成負面影響。詳情請參閱刊載於立法會網站(www.legco.gov.hk)的責任聲明及版權告示。本期資訊述要的文件編號為ISE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