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96-97)54
财务委员会
人事编制小组委员会
讨论文件
一九九七年一月十六日
总目190-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分目001薪金
请各委员向财务委员会建议-
- 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处开设一个首长
级丙级政务官常额职位(首长级薪级第2点)
(102,900元至109,250元),由一九九七年三
月一日起生效;以及
- 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处一九九六至九
七年度常额编制內所有非首长级职位按薪级
中点薪额估计的年薪总值上限由11,238,540元
提高至11,478,420元,以便开设一个一级私人
秘书职位。
2.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教资会秘书处」)
并沒有足够的人手,协助应付副秘书长级别人员日益繁重
的工作。
3.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以下简称「教资会秘书长」)
建议开设一个首长级丙级政务官常额职位(首长级薪级第2
点),以便提供秘书处所需的副秘书长级的辅助,并把教资
会秘书处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常额编制內所有非首长级职
位按薪级中点薪额估计的年薪总值上限由11,238,540元提高
至11,478,420元,用以开设一个一级私人秘书职位(总薪级第
16至21点)(18,595元至23,725元),为建议开设的首长级丙级
政务官职位提供秘书服务。
4.我们把教资会秘书长的职级定为公务员的首长级薪级第4
点级别。目前秘书长辖下有两个级别为首长级丙级政务官
的副秘书长,其中一人担任一个于一九八二年开设的常额
职位,而另一人则自一九九六年七月起,由公务员事务科
借调过来,以应付教资会秘书处日益繁重的工作,以待当
局提交这份文件。教资会秘书处现行组织图载于附件1。
两个副秘书长职位的建议职务和职责,则分别载于
附件2
和
附件3。
扩展高等教育
5.我们于一九八二年开设副秘书长常额职位。自那时起,
教资会秘书处的工作,无论在数量、范围和复杂程度均大
为增加,因此,我们认为有需要增设一个副秘书长职位。
6.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于一九六五年成立,初期负责就当
时两所高等教育院校,即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发展
和拨款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见。从那时开始,高等教育急
速扩展,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扩展尤见急剧,目前教资会
所资助的院校共有八间。学士学位第一年的学额由一九九
零年的8 575个激增至一九九五年的14 500个,即占17至20岁
年龄组别人士的18%。在教资会成立时,有关学额仅占这
个年龄组别人士的2%。多年来,教资会的拨款工作亦显著
增加。为教资会资助院校提供的经常补助金,已由一九九
零至九一年度的33亿1,300万元,增至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
的98亿6,200万元,增幅超过197%。
7.在一九九三年之前,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是透过多个专
门负责某项事宜或某间院校的小组和分组执行工作;这些
小组和分组会在有需要时设立,然后在适当时候解散。为
使分工更加仔细,并把权力进一步下放,教资会由一九九
四年至今已设立多个新的小组,以便策划和执行教育质素
保证新措施;考虑制订与整套教育制度有关的政策和策略
计划;监督高等教育院校的发展和继续检讨高等教育的发
展情况;检讨经常补助金的评估方法;以及进一步考虑对
教资会资助院校财务和內部资源分配制度进行的检讨工作
的性质和范围。这些小组设立后,导致副秘书长级的工作
量大幅增加。
8.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和受资助的院校一向都十分重视教
育质素保证和经济效益。一九九五年一月,教资会决定对
受资助的院校进行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以确保各院
校已制定提高和改善教与学质素的机制,而这些机制亦能
够按所定计划运作。教资会已委任一个小组,对受资助的
院校进行第一轮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该小组已于一
九九五年九月展开工作。检讨工作的时间表载于
附件4。
检讨工作包括探访有关院校、发表报告,以及跟进有关院
校就检讨结果所提交的进度报告。教资会拟于二零零零年
左右,展开下一轮的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
9.根据政府的政策,对受资助的院校进行的教与学质素保
证过程检讨,须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我们遵循这项政策
,持续进行这些检讨工作。我们预计出任拟设副秘书长职
位的人员会负责这项重要的工作。
10.教资会拟由一九九七年起,对受资助院校进行管理检讨
,以确保这些院校制定适当的內部资源分配、策划和财务
程序。管理检讨的初步策划工作已经展开,而第一次检讨
暂定于一九九七年年底/一九九八年年初进行。在香港进
行这类管理检讨工作尚属首次,并会是教资会持续执行的
工作,故需要副秘书长级别的人员在制订政策方面积极参
与。
11.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现正进行另一项研究评审工作,按
成本中心的分类,评审各所高等教育院校的研究成绩,作
为分配一九九八至二零零一年三学年部分经常补助金的计
算标准。在设计、推行和跟进这项重要的工作时,实需要
副秘书长级别的人员在政策方面提供意见。
12.另一方面,新成立的教资会研究生教育分组发现深造教
育有若干尚待改善的地方,包括管理工作方面的资料、课
程的拟定和质素保证、卓越学科中心和研究生人数的编配
,以及研究生的训练和督导。这方面的问题非常复杂,教
资会已开始作出更深入的研究。秘书处的工作会因此而增
加,而这项工作也是出任拟设副秘书长职位的人员其中一
项职务。
13.研究资助局也是由教资会秘书处提供服务的;资助局的
职责,是监察就研究补助金所提出的申请。秘书处负责处
理申请、监督进度、评审及拟备报告,以便提交研究资助
局。申请的数目,已由一九九二至九三学年的304宗,大幅
增至一九九七至九八学年的1 368宗,令副秘书长级别人员
的工作量相对地增加。
14.我们认为有需要增设一个副秘书长职位。此外,如实行
这项建议,也需要开设一个一级私人秘书职位,以便为出
任该副秘书长职位的人员提供秘书服务。
15.因实施上述建议而增加的年薪开支(按薪级中点薪额估
计),以及每年平均的员工开支总额(包括薪金和职员附加
费用),分列如下-
|
按薪级中
点薪额估
计的年薪
开支 |
每年平均
员工开支
总额 | 职位数目
|
---|
新设常额职位 | 1,531,500元 | 2,721,696元 | 2
|
我们并沒有在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的预算內预留款项,以
支付这项建议的开支,估计在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余下一
月所需的款额为127,625元。
16.如各委员批准这项建议,我们会运用获转授的权力,批
准在 总目190「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分目001「薪金」
项下追加所需的拨款。我们会在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的预
算草案內预留足够款项,以实施这项建议。
17.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成员来自香港和海外的著名学者
及杰出的专业人士和商界人士。教资会的职责,是就香港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资助事宜,向政府提供公正和专业的意
见。在维持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及经济效益方面,
教资会肩负一个重要的监察职责。
18.公务员事务科支持上述增设一个首长级丙级政务官职位
的建议。就建议中的职位须肩负的职务和职责而言,上述
职级和职系安排均属恰当。
19.首长级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表示,如开设建议中
的职位,上述职系安排是恰当的。
教育统筹科
一九九七年一月
EC(96-97)54附件2
就下述事务,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负责-
- 就与发展香港教育学院有关的拨款安排和学
术发展方面的事宜,制订政策建议;
- 监察学术发展 - 评估三学年的学术发展计
划;统筹香港教育学院的人手需求;
- 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和其辖下的
一些小组提供行政和秘书服务 - 拟备议程
、文件和会议纪录;在会议进行时提供服
务;以及跟进有关的决议;
- 就教资会职权范围內各有关事项的政策发展
和问题/建议分析提供协助,这些事项包括
职员的聘用及服务条件;高等教育检讨;校
舍需求检讨;教资会资助院校的建校计划;
提供意见;参与讨论;出席会议(包括财务委
员会);以及处理日常往来书信;
- 人事管理和部门行政工作 - 督导助理秘书
长及以下职级的人员;处理人事问题;监督
部门预算的拟备工作;以及
- 就教资会职权范围內的事宜,与政府/高等
教育院校/其他机 构/新闻界/市民保持
联络 - 拟备简报文件/报告、回答查询、
参加活动,以及接待访客。
EC(96-97)54附件3
就下述事务,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负责-
- 向高等教育院校拨发经常拨款;评估和发放
补助金;审核财政报告;以及统筹检讨工作
和财务顾问的工作;
- 监察学术发展 - 评估三学年的学术发展计
划;统筹人手需求;
- 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其辖下一些小组、
研究资助局和属下小组提供行政和秘书服务
- 拟备议程、文件和会议纪录、在会议进行
时提供服务,以及跟进有关的决议;
- 就教资会职权范围內的各有关事项的政策发
展和问题/建议分析提供协助,这些事项包
括医疗问题和质素问题;审核财政报告;提
供意见;参与讨论;出席会议(包括财务委员
会);以及处理日常往来书信;
- 协助策划和实施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
研究评审工作和管理检讨工作;
- 人事管理 - 督导助理秘书长及以下职级的
人员;处理人事问题;监管部门预算的拟
备工作;以及
- 就教资会职权范围內的事宜,与政府/高等
教育院校/其他机 构/新闻界/市民保持
联络 - 拟备简报文件/报告、回答查询、
参加活动,以及接待访客。
EC(96-97)54附件4
院校 | 展开检讨日期
|
---|
1.香港大学 | 一九九六年一月
|
2.香港中文大学 | 一九九六年一月
|
3.香港浸会大学 | 一九九六年四月
|
4.香港科技大学 | 一九九六年四月
|
5.岭南学院 | 一九九六年九月
|
6.香港理工大学 | 一九九七年一月
|
7.香港城市大学 | 一九九七年一月
|
8.香港教育学院 | 一九九八年年初
|
Last Updated on 12 August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