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立會LS93號文件

1998年2月13日臨時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會議文件
《法律適應化修改(法院及審裁處)條例草案》
法律事務部報告

條例草案的目的

就香港條例中對法院名稱及法官職銜的提述,作出適應
化修改,以符合《基本法》和切合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特別行政區的地位。

臨時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2.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行政署於1998年1月26日發出的
CSO/ADM CR2/3231/97 (98) Pt. 6號文件。

首讀日期

3.1998年2月11日。

意見

4. 憑藉《香港回歸條例》(1997年第110號),法院名稱及
法官職銜自1997年7月1日起已予更改。例如,最高法院
已改稱高等法院;1997年7月1日之前所指的高等法院已
改稱原訟法庭;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現稱為高等法院首
席法官。然而,個別條例正文尚未對法院及法官的提述
作出適應化修改。

5.條例草案的主要目的,是對230多條條例中的法院名稱
及法官職銜全面作出適應化修改。與司法有關的12條條
例是主要的適應化項目。

6. 條例草案若制定成為法例,會當作自1997 年7月1日起
實施,條例草案附表第134(g)項除外,該項修訂將在《
1997年精神健康(修訂)條例》(1997年第81號)的相關條文
的生效日期當日實施。條例草案第 1(3)條載明,追溯生
效的規定須符合《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第383章)第II部
所載的《香港人權法案》第十二條,因此對罪行並不適
用。

公眾諮詢

7.政府當局認為大部分修訂均是簡單的適應化修改,無
須徵詢公眾意見。

諮詢臨時立法會事務委員會

8.政府當局未有就條例草案諮詢臨時立法會任何事務委
員會。

結論

9.此項法律適應化工作涉及超過230條條例,大部分是技
術性修訂。法律事務部現時仍在研究條例草案,研究完
畢後將提交進一步報告。

臨時立法會秘書處
助理法律顧問
何瑩珠
1998年2月10日



分享此頁
Facebook
Twitter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