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事務委員會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重組的意義


1. 前言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中電)於一九九七年九月八日晚上宣
佈,擬向股東建議重組集團,在本港成立一家新控股公
司(中電控股)。

是項建議與世界各地很多公共事業公司的做法一致,就
是透過控股公司的架構,分開經營受管制及不受管制的
業務。

在本港,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等多家公用事業
機構均已分別在不同時間採用了控股公司的模式。

中電控股的業務主要分兩大類:(1)在香港受管制法則監
管的電力業務;(2)不受管制法則監管的海外業務和本港
其他業務 (即非管制法則業務)。後者在近年不斷有所增
長,而新組織架構將更能切合這兩種性質不同的業務。

我們在適當時侯,已知會政府。在較早前我們亦已將後
附的公告及有關新聞稿送交經濟事務委員會。

這份報告將解釋中電集團重組的意義和可能帶來的影響
,尤其是就著委員會成員及社會大眾特別關注的問題加
以闡釋。

2. 重組的意義和影響

2.1 中電的管制法則業務

成立中電控股不會對管制法則的業務造成任何影響,中
電將繼續按照管制法則協議經營本港的電力事業,即發
電、輸電/供電事業及客戶服務。

今次重組亦絕不會對中電在執行和保守管制法則協議、
以及履行協議下的責任方面,構成任何影響。在未來的
管制法則協議檢討中,中電及青山發電有限公司(青電)
,作為該協議的簽訂公司,將會與政府進行適當的討論。

2.2 與電力有關的服務及電費

重組對公司的客戶或電費毫無影響。中電以合理價格向
客戶提供可靠電力的承諾始終不變。中電提高業務成本
效益及效率的恆常計劃,也將繼續推行,從計劃中節省
了的開支,都將惠及客戶。

控股公司的成立進一步釐清了管制法則與非管制法則的
業務,為客戶、政府及公眾,提高公司業務的透明度。

有說重組將令中電更容易調整電費,純屬猜測,在此必
須指出,情怳並非如此。事實上,在管制法則業務內,
中電從來沒有將非管制法則的電力項目及其他業務(例如
物業發展)列入計算,因此後者亦從沒影響電費的計算方
法。重組對電費的制訂及調整不會有任何影響。

2.3 重組費用

重組估計須用三億七千萬元,主要是用於繳付資本稅項
。這筆開支將完全由中電股東負擔,並由儲備撥出及於
資產負債表列明。

2.4 對香港的承擔

中電控股將在香港註冊。集團曾經考慮選擇在海外的司
法管轄區 (例如百慕達)註冊,這樣本可減輕資本稅項,
且可令重組過程更為簡單快捷。不過,由於中電在香港
立足接近一個世紀,且作為一家服務香港市民的主要電
力公用事業,公司認為有必要將註冊地點保留在香港特
別行政區,以示對香港的長遠承丹擔。





分享此頁
Facebook
Twitter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