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立會 CB (2)549(02)號文件

臨時立法會

民政事務委員會
保障婦女權利


引言

香港特區政府一貫支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並全力推動這
方面的工作。本文件旨在向各議員匯報政府在促進男女
平等,以及改善婦女福利和健康服務方面的工作進度。

促進男女平等

立法措施

2. 根據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規定
,締約各國必須在其本國憲法或其他法例內,體現男女
平等的原則。為此,政府於一九九四年六月宣布着手草
擬禁止性別歧視的法例,同時尋求把《消除對婦女一切
形式歧視公約》引進香港。一九九五年七月,政府制定
了《性別歧視條例》,以實現《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
視公約》所訂的目標。

3. 根據《性別歧視條例》的規定,在指定的活動範疇內
,包括僱傭、教育、貨品/設施/服務的提供、房產的
處置和管理,以及政府的活動等,倘因某人的性別、婚
姻狀況而加以歧視,或歧視懷孕婦女,均屬違法。此外
,該條例又把性騷擾和任何歧視性的做法定為違法行為。

4.一般來說,《性別歧視條例》容許採取某些特別的措
施,確保懷孕婦女或某特定性別與婚姻狀況的人士,得
到平等待遇,或確保他/她們的特別需要得到照顧。《
性別歧視條例》更具體規定,凡在婦女懷孕或分娩時,
以及在其他特別影響女性的危險情況下為保護女性而採
取的措施,可作例外情況處理。

5.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於一九九六年十月
引入香港,而《性別歧視條例》亦於同年十二月全面實
施。

6. 此外,當局又於一九九七年六月制定了《家庭崗位歧
視條例》,規定與《性別歧視條例》大致相同的指定活
動範疇內,凡歧視任何具有家庭崗位的人士,均屬違法
。這樣,那些負有責任照顧直系家庭成員(即與之有血
緣、婚姻、領養或姻親關係的人士)的婦女,也同樣受
到保障,尤其那些是須要照顧家人的婦女和單親人士,
更特別受到保障。我們已計劃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開始
實施《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平等機會委員會

7. 平等機會委員會是一個獨立的法定機構,負責實施包
括《性別歧視條例》和《家庭崗位歧視條例》。該委員
會於一九九六年九月開始全面運作,至今已超過一年。
委員會專責促進男女平等機會,並提倡人人平等機會而
不論其家庭崗位的概念。在《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實施
後,委員會的重點工作,是實施該條例的規定,同時繼
續致力促進平等機會。

非立法措施

8. 我們了解立法並不是促進男女平等,尤其是提高婦女
地位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我們一直有採取非立法措
施,例如公眾教育和自我監察,來推動政府和其他公共
機構致力促進男女平等機會。這些措施包括 —

  1. 平等機會委員會為推廣男女平等機會而進行的公眾
    教育和宣傳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派發實務守則、資
    料單張和每季通訊;委託機構製作一系列電台節目
    和實況戲劇;籌辦各項研討會和每周工作坊;印發
    有關良好管理常規的小冊子;制訂一系列培訓單元;

  2. 公民教育委員會為促進市民的公民意識而籌辦的活
    動計劃。過去三年,公民教育委員會把「平等機會
    」列為重點工作,並推行一系列特別針對男女角色
    定型問題而制訂的活動計劃。這些計劃包括製作電
    視宣傳片、為兒童而設的教材和為成年人而設的教
    育刊物;贊助志願機構和社區組織有關籌辦推廣男
    女平等的計劃;以及舉辦展覽會,以宣傳男女平等
    訊息。此外,公民教育委員會又在一九九六年年底
    贊助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出版「評估婦女地位:《消
    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編寫報告指引」的中
    文版;

  3. 政府為提高市民對男女平等觀念的認識而採取的推
    廣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出版小冊子、漫畫書和唯讀
    光碟;出版載有《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文本的小冊子;把這條公約的文本上載入互聯網;
    免費派發有關這條公約的小冊子和各類紀念品,以
    喚起市民對這條公約的注意。
為有需要的婦女提供福利服務

9. 為了向家庭和負責照顧家庭的人士(包括婦女)提供
支援服務,社會福利署和非政府機構設立了一個全面的
家庭支援服務網絡,以提供下列服務—

  1. 透過全港65個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家庭個案工作和輔
    導服務,為有需要的家庭和人士(包括內地新來港
    定居的婦女)提供協助,提高他們處理家庭問題的
    應變能力;

  2. 透過79名家庭生活教育工作者以社區教育形式提供
    家庭生活教育服務。這項服務旨在喚起市民重視家
    庭生活,並協助家庭培育下一代成為社會上有貢獻
    和有責任感的公民,藉以改善家庭生活質素和防止
    家庭破裂;

  3. 透過124支家務助理隊提供家務助理服務,以協助
    需要照顧殘疾人士或老人的家庭;

  4. 透過 52名家務指導員提供家務指導服務,為有需
    要的家庭提供家務料理和幼兒護理技巧的訓練;
    以及

  5. 透過在柴灣一所家庭照顧示範及資源中心,就家
    庭照顧、家務料理、為人父母之道和照顧家庭技
    巧方面,以小組形式為已婚夫婦提供示範和實用
    技巧訓練。
10.關於處理家庭暴力問題,包括虐妻問題,我們會從三
方面著手:(一) 透過家庭生活的教育和宣傳,防止家庭
暴力問題發生;(二) 逮捕犯了家庭暴力罪行的人;以及
(三) 透過輔導和各種福利服務(包括庇護服務),為受
害人提供保護和協助。

11.本港也制定了《家庭暴力條例》,以應付家庭暴力問
題。根據該條例的規定,法院可應夫婦其中一方的申請
發出強制令,禁制另一方施用暴力,或禁止該另一方進
入某些地方。

12.此外,由於處理虐妻個案的工作需要各專業界別的通
力合作,當局已成立防止虐待配偶工作小組,成員包括
有關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的代表。除了制定 “跨部門
處理家庭暴力個案工作程序指引” 外,工作小組又負責
統籌各項公眾教育活動的資料收集和傳播工作。有關活
動包括製作宣傳單張,加強市民認識虐待配偶問題,以
及鼓勵受害人挺身尋求協助。

13.政府了解單親人士(大多數是婦女)由於沒有配偶的
支持,所以更需要經濟援助和幼兒護理服務。政府在一
九九六年年初對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完成全
面檢討後,便於一九九六年四月作出一系列改善,包括
:增加單親人士的標準援助金額、為簡化手續和為免申
請者羞於申請而增設一項按年發放的定額津貼,以彌補
學童一些與學業有關的選定項目的開支;以及優先讓正
在接受綜援的單親人士參加再培訓課程。

14.此外,合資格和具充分理由的申請者,可獲法律援助
,以便提出與離婚、兒童管養權或附屬濟助有關的法律
程序。單親人士現時更可以透過電話法律諮詢計劃和免
費法律諮詢計劃獲得法律意見。

15.幼兒服務,是政府為協助肩負家庭責任的僱員,特別
是須要照顧子女的單親人士所提供的另一項服務。香港
現時有多類的日間托兒服務。截至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十
日為止,政府和資助日間托兒所共有名額 25,555 個,受
資助的日間育嬰園有名額1,479個,而受資助的特殊幼兒
中心則有名額1,149個。至於現時有關改善幼兒服務的計
劃則包括:在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增添資助日間托兒所
名額1,874個、資助日間育嬰園名額 170 個和資助特殊幼
兒中心名額15個。

16.此外,低入息家庭如果因為父/母親出外工作而無法
在日間給予子女足夠的照顧,便有資格接受繳費資助計
劃下的援助,以支付日間托兒的開支。

17.為了盡量利用現有資源,現時的幼兒服務已經採用更
富彈性的安排,例如:提供暫托幼兒服務,延長資助日
間托兒所的服務時間以及推廣在工作地點附設托兒中心
和設立互助幼兒中心。

為有需要的婦女提供健康護理服務

18. 政府為不同年齡的婦女提供促進健康、預防疾病、醫
療及康復護理等全面的服務,以保障和促進婦女及其家
人的健康。女性和男性一樣可享用政府大幅資助的醫院
、普通門診診療所、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老人健康中心
和專科診所提供的種種健康護理服務。此外,本港婦女
亦可享用母嬰健康院、家庭計劃診療所及婦女健康中心
所提供的服務。

19. 至於產婦健康服務方面,衞生署在全港 50 間母嬰健
康院及 6 間留產所為年屆生育年齡的婦女提供促進健康
和預防疾病的服務,包括產前、分娩及產後護理和家庭
計劃指導服務。所有婦女在懷孕期間均由受過訓練的醫
護人員照料,並會在分娩時獲提供所需的藥物。在一九
九七年一月至九月期間,共有 18,214 名懷孕婦女前往這
些健康院及留產所接受產前護理,另有 16,138 名婦女接
受產後服務。此外,約有108,443名年屆生育年齡的婦女
已經登記接受家庭計劃指導服務。

20.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的人員會與所有香港新生嬰兒的
父母聯絡,而曾接受特別訓練的註冊護士亦會個別約見
產後的婦女。若發現懷疑有產後抑鬱症癥狀的婦女,當
局即會安排她們定期前往健康院接受輔導和跟進服務,
並於有需要時進行家訪。至於確定有產後抑鬱症癥狀的
婦女,均會獲得轉介往醫院管理局轄下的精神病科組跟
進,緊急個案則會轉介往醫院急症室處理。

21.生署對只有女性才會患上或較易患上的疾病十分重視
。該署特別開設了三間婦女健康中心,專為年屆更年期
的婦女提供健康護理服務。一些非政府機構(例如香港
家庭計劃指導會、公立醫院等)和私人執業醫生亦有提
供類似的服務。

22.此外,當局亦已相繼展開多項健康教育計劃,以促進
婦女的健康。這些計劃包括:衞生署屬下中央健康教育
組開辦的健康大使訓練課程;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
心舉辦的健康講座和工作坊;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舉辦
的家庭性教育運動和家庭健康教育運動;以及由政府設
立的健康護理及促進基金就促進健康方面所進行的研究
等。同時,當局亦專為待產婦女及其配偶籌辦了一些健
康教育活動,以協助他們作好準備,應付婦女於產前產
後出現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包括處理產後抑鬱的問
題。

2B11.M35